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時論 - 我們要過苦日子了嗎?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預言:未來的全球經濟狀況不佳,所以全球的人都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這個預言其實只對了一半,對的是:經濟衰退對那些功利取向價值觀的人,確實是苦日子;但是這個說法最大的錯誤就是:把人類的生活簡化為只是經濟生活,把人的幸福或痛苦等同於經濟水準的高低。

2006年英國學者的調查顯示,全世界最幸福國家是丹麥,在這項調查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全世界排名第八的不丹,而不丹當時的年國民所得只有1400美元,是台灣的十分之一,但是台灣在全世界的幸福排名是68名。在這項調查中,有97﹪的不丹人表示自己快樂。然而根據2012519日聯合報的報導,去年不丹的“國民幸福指數”調查,只有41﹪的人稱得上快樂。不丹人變得比較不快樂的原因,不但不符合郭董事長“苦日子”的邏輯,而且恰恰與之相反,不丹總理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是經濟富裕帶來物欲增加,使人民逐漸背離傳統價值觀的結果。
經濟富裕並不代表人民的生活幸福,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者萊亞德認為,不停追求更多財富和地位的人,會表現出病態的上癮行為,追逐物質會造成永遠不滿足的狀態,以致於不再有持續的快樂產生。我們擁有更多的食物、更大的汽車、可以隨性搭飛機到馬爾地夫旅遊,但是我們的心靈狀態卻不會隨著購買力增加而變得更好。
事實上一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會造成一個物化的社會,美國是典型的例子,觀察家的說法是: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一樣,如此汲汲營營於追逐金錢、重視金錢,美國人真正的工作就是為了賺錢而賺錢,賺錢是他們的目的,而不是手段。這是一個「攫取型社會」,因為他們的全部習性、興趣和心思,都用來促進財富的獲得。人生的目標變成:抱著沈重的金錢和財物,奔赴黃泉。這樣的社會人們不再為生活獲取財物,而是為獲得財物而生活。所以美國從1950年代至今,GNP翻了好幾翻,但表示自己快樂的永遠只有三分之一。可見經濟成長和幸福感不成正比,一個國家的GNP不足以判斷該國國民的幸福指數。
怎麼樣活最快樂?新經濟基金會在2006年公佈的“快樂星球指數”顯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叫萬那杜(Vanuatu),這是一個位於南太平洋默默無名的島國,島上居民的平均壽命約63歲,居民都是農夫、漁夫,他們沒有柏油路、沒有軍隊,也沒有地下資源,生活簡樸、實在。萬那杜給我們的啟示是:財富、消費、權力和長壽並不能讓人快樂,根據快樂經濟學家的調查,人均年收入從兩萬美元起,快樂的程度就不再隨所得增加而等比例的提高。
然而“擁有足夠的財富而不必工作”,仍然是工商業發達社會人們生活普遍的夢想,所以對有些人而言,財富和聲望的價值甚至超越家庭和朋友,但是這和快樂經濟學家列出的價值等級表正好相反,他們認為獲得快樂最多的是與他人的和諧關係(家人、伴侶、孩子和朋友);其次是在自己健康許可下,做一些對社會有用的事。
   所以構成幸福的最主要因素其實不是經濟,台灣在四、五十年前的經濟條件比現在差四、五十倍,但是如果我們問那些活在那個年代的人:他的童年和現在孩子的童年相比,哪一個比較快樂?我想答案都是過去比較快樂,理由是:那個年代比現在有道德,人和人互相關心、半夜不閉戶也睡得安穩。那是一個比較有人味、心靈富裕的社會。
相反的,以追求物質、金錢、名位主導的社會,人和人之間必然勾心鬥角、你死我活,因為物質具有排他性,你有我沒有、你多我少,造成的社會必然是人心難安的社會。因此經濟狀況不佳也許是一個轉機:少點物欲、多點道德其實是一種更幸福的人生!(2012.5.25人間福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