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自由民主何辜?


孫善豪教授在貴刊發表「偏見的民主」一文,其中對於名嘴和政治人物不懂馬克思、一聽馬克思就抓狂的見解,本文完全同意,但是文中最後把這個責任歸罪於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則不表贊同。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99上課程-倫理學(上)

授課教授:林火旺 
φ   研究室與助教   φ
研究室時間:每星期二14:20-15:10、星期四9:10-10:00或另約。 研究室及聯絡電話:哲學系館403室,(02)33663408
教師E-mail: hwlin@ntu.edu.tw
教學助理:
邱振訓 d95124004@ntu.edu.tw
游秉翰 r99124008@ntu.edu.tw

99上課程-政治哲學

授課教授:林火旺 
φ   研究室與助教   φ
研究室時間:每星期二14:20-15:10、星期四9:10-10:00或另約。 研究室及聯絡電話:哲學系館403室,(02)33663408
教師E-mail: hwlin@ntu.edu.tw
課程助理:邱振訓 d95124004@ntu.edu.edu.tw
課程網頁:https://ceiba.ntu.edu.tw/991polisphilo


99上課程-道德推理

授課教授:林火旺
本課程為臺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補助計畫。 

過去開設課程

98學年度(含)先前開設之課程及詳細資料,請參考舊版網站

教學-研究生論文指導

碩博士論文指導

時論-扁炒正名,為2008全身而退?

Ð   扁炒正名,為2008全身而退?   Р
聯合報  2007-02-12

執政黨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進行「正名運動」,涉及花費數億元更名的「中華郵政」,只花十分鐘就變成「台灣郵政」,這樣的行政效率如果用在民生建設, 一定是人民之福。儘管民調中反對意見超過五成,但是政府理直氣壯地認為「花點小錢為後代著想有什麼不對」,好像反對者都是笨蛋。

時論-希望不在一人

Ð   希望不在一人   Ð
 
中國時報  2007-02-08

馬英九特別費事件已經變成藍軍集體焦慮的來源,龍應台的文章某種程度表達泛藍群眾的心聲,因為對大多數的泛藍支持者而言,馬英九成為贏回政權的惟一選 項,而只有泛藍重新執政,台灣才有希望。這種心態可以理解,但卻不是成熟民主公民應有的思考模式,如果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心態是一種「等待聖君 賢相」的威權心態。
而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擺脫「人治」的色彩,主要的依賴是制度,而不是某一個人。把「台灣的未來」建立在「馬英九參選」的推論基礎,在精神上根本違反民主政治的邏輯。因此如果泛藍支持者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馬英九一人身上,這不見得有利於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
在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中,「政治」的本來面目應該是關心全民的福祉,而「人民」也應該是主導和決定政治和自己未來的最終依據。但是台灣目前的問題是: 「政治」被扭曲成政治人物的「權力競賽」,「人民」根本只成為這場競賽中的棋子。換句話說,政治人物的私心主導一切,「人民」不但沒有真正當家作主,而且 成為政治人物權力鬥爭的馬前卒。
台灣人民現在每天面對的問題是自殺率攀升、薪資縮水、產業外移、貧富差距擴大、犯罪率增加,無力、無奈、無助感充斥我們的社會。根據經建會上個月公布 的「國人快樂分數」調查,有將近五成的民眾感到「不夠快樂」,對未來一年的台灣不盡樂觀是普遍的心聲。如果以十分為滿分,有超過百分之三十五的民眾認定自 己的快樂分數只有五分。
反觀執政黨現階段重視的卻是:移除蔣公銅像、撤離慈湖警衛、中正紀念堂改名、追討國民黨黨產,彷彿意識形態的「淨化」重於人民的快樂、執政能力就是只要會「討債」,而不是有能力為人民創生更多的利益。
民主政治最重要的設計之一就是「定期選舉」,一個讓社會上相當多人民對未來充滿悲觀的執政黨,在下次選舉應該被「人民」的選擇替換掉,所以「政黨輪 替」是民主政治運作良好的保證。從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人民現階段最應該重視的問題不是「藍綠由誰來參選總統?」而是「執政黨到底做得好不好?」只有當大 多數「人民」有能力根據執政黨的執政表現評分,而不是根據「顏色」,「人民」才能真正掌握對自己未來的決定權,民主政治也才能邁入常軌。
因此如果「台灣未來的希望」指的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前景,馬英九是否參選根本是次要問題,因為民主政治的希望不是也不應該建立在某一個人身上。我不在乎馬英九,只在乎執政成績不佳的政黨會不會被輪替!

時論-高鐵政治學

Ð   高鐵政治學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7-01-20
自從交通部核准高鐵通車以來,狀況不斷:元月二日開放預售票購買,就暴露出售票系統重複劃位、自動售票機狀況百出;元月五日首日通車,工作人員誤觸緊 急按鈕,延誤七分鐘發車(通車一週,誤點達九次);元月十日發生「倒車載客」;元月十一日延誤四十三分發車,一路狂飆到板橋;同日一輛北上列車在行經苗栗 路段時,第七節車廂突然冒出白煙,把乘客嚇出一身冷汗。
這麼多狀況,如果只是票務系統設計不當、入出口閘門故障,也許不值得憂慮,但是列車設計、機電訊號如果出了問題,恐怕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所以民眾最關心的是:除了車門故障,導致必須倒車載客這樣的烏龍事件之外,高鐵到底安不安全?
這個問題絕對是一個專業問題,照理只有專業人士才有資格回答,但是目前跳出來保證通車安全的,幾乎都是政治人物。從交通部長、執政黨主席、行政院長、 總統在試乘過後,都為高鐵的安全性背書。在諸多政治人物對高鐵的政治表態中,最有趣的是呂秀蓮副總統的談話。呂副總統在元月十四日視察高鐵,連坐都沒有坐 過高鐵的她,公然向記者表示高鐵是安全的,當記者問她要不要搭乘,她的答案充滿了弔詭:「改天」,然後又補上一句:「殷董事長已經邀請我好幾次了,還是改 天再說!」只視察不搭乘,也可以保證高鐵安全?受邀多次還是改天,透露的訊息值得玩味。
從政府高官接力式的信心喊話,卻看不出專業人士站出來說話,高鐵安全好像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專業問題。這樣的場景,彷彿回到上古時代,家裡的孩子 生病了,不是找醫生而是請道士唸咒,好像這樣就可以消災解卮。坦白說,高鐵在試乘期間所發生的事故,實在太過匪夷所思,如果這是出現在任何一個先進民主國 家,一定立即遭到停止營運的處分。但是反觀交通部對這個事件的處置卻是:要求台灣高鐵公司能延長半價優惠期。
荒謬的是,交通部想到的解決方法居然是延長試運期。如果高鐵是不安全的,以「試運」為名售票載客,就是把人民當成付費的白老鼠,表面上人民半價搭乘高 鐵好像是賺到了,但實際上是被當成實驗品還得乖乖繳錢的寃大頭,這是重視人民利益的民主政府嗎?沒有一個「文明」國家允許大眾運輸工具拿人做實驗,也沒有 一個「民主」國家這麼不關心人民的安危。雖然我們號稱是一個「民主」國家,但是從政府處理高鐵的心態,凸顯的是政客對「政治」重視的成分,遠遠超過對人民 生命的關懷。
不只政客用政治的角度評論高鐵,人民也隨著政客腳步起舞,對高鐵的信心被轉換成「愛台灣」的量尺。消基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公正客觀的民間團體受到消 費者的信賴,基於為消費者安全把關的心態,消基會在高鐵試運第一天發起拒搭高鐵行動,結果在台中站遭到民眾的嗆聲:「垃圾!欺負台灣人,中共走狗滾回中國 去!」不知道這些民眾的想像力太豐富還是太貧乏,連質疑高鐵的安全性都可會聯想到「政治」。也有民眾在報紙撰文表示,他們一家人搭乘高鐵,結果高鐵的舒 適、快捷,使他們對高鐵的安全有信心。天啊!這是什麼邏輯?從「舒適」、「快捷」可以得到「安全」的結論?據說青少年吃了搖頭丸以後high到不行,難道 可以推得「搖頭丸有益健康」的結論嗎?更何況他們只搭一次,如果他搭上的是冒煙車,還會認為高鐵安全嗎?
從高鐵做為一項交通工具本身來看,乘坐的人不分藍綠,所以它和政治並不相關,如果高鐵發生事故,也不會受傷的都是藍的或都是綠的,所以它的安全性應該 是不分藍綠,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遺憾的是,台灣社會過度政治化的結果,使得攸關全民的安全問題,變得不是專業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好像高鐵是否安全應該 用公投來解決一般。
以上的論點並不是主張「高鐵不安全」,我不是專家無資格論斷,但是我們的專家哪裡去了?原來專家早就被政治做掉了!履勘委員在交通部核准高鐵通車前提 出三十三項缺失,交通部僅一紙書面公文表示,這些缺失都已獲得改善,有位履勘委員私下抱怨:「哪有我們出題目,他們(交通部)改考卷的道理」。
民國八十三年木柵捷運線出現樑柱裂縫,阿扁當時在競選台北市長,他公然主張: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當選以後要把木柵捷運線拆掉。確實進步的民主社會, 每一條生命都非常寳貴,坦白說,我比較喜歡選舉前的阿扁,那時他是「民主」價值的守護神,至於當選後的阿扁,換個位子就換了腦袋,難怪一個純粹專業的通車 問題,會演變成政治問題!

時論-這款總統還談政治責任?又抬出「民主」作護身符 等於是說:「我選上了,不然你要怎樣?」

Ð   這款總統還談政治責任?又抬出「民主」作護身符
等於是說:「我選上了,不然你要怎樣?」   Р
 
聯合報 2006-09-06
帛琉的記者會上,記者針對國人要求陳水扁總統負起政治或道德責任辭職下台的看法時,總統的回答實在令人失望。
他又用那套民主就是法治的說法,強調遵守憲政秩序的重要性,認為自己是由多數人民選出來的,做完任期才算是負起政治責任。阿扁抬出「民主」這個冠冕堂 皇的理由,作為絕不下台的護身符,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但問題是:民主國家中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如果多數人民要求阿扁下台卻是反民主,這豈不是變成「民 主」的矛盾?
民主當然需要法治,因為民主政治的精神就是為了擺脫人治的缺點,所以透過制度的監督制衡,防止獨裁者的出現。以台灣的憲政體制為例,如果人民選出無能 或無德的總統,由於總統任期法有明文規定,所以人民只要痛苦四年,但是這並不是鼓勵總統因為受到任期的保障,就可以胡作非為。如果不管人民的感受,只強調 任期屆滿才要下台,等於是說:「我選上了,不然你要怎樣?」這是用法治掩飾戀棧權位的心態,算哪門子政治責任?
陳總統把施明德發起的反貪腐運動簡化成「政治惡鬥」,認為這是兩次大選的後遺症,甚至認為是因為自己太早當總統,擋了前輩的路。這樣的說詞所表露的 是:一個不會自我反省的總統。阿扁永遠把反對他的人當成是基於「私人恩怨」,如果阿扁親人、親信的貪腐不是到了全民公憤的地步,一個「失意政客」怎麼可能 引起這麼大的回響?在法律上阿扁可以繼續幹下去,但在多數人民希望總統下台的時候,「下台」才是負起政治和道德責任。
任期只是民主政治防惡的最底線,而真正重視民主的政治人物,應該在多數人民對他失去信心時自動離職,因為他不忍他所奉為至尊的人民,必須痛苦等到他任期屆滿,才能脫離苦海,這才是理想的民主政治、真正把人民當主人。
記得阿扁在競選連任時曾經說過:「做不好就下台」,現在他的民意支持度不到百分之廿,這難道不是「做不好」的最佳證據嗎?兌現政治承諾,才算負起政治責任。可惜,阿扁居然說:民意如流水,不必太在意民調的高低。
所有支持反貪腐的人民要有的心理準備是:對於一個這麼會拗、永遠都是別人錯的總統,除了法定任期、觸犯內亂外患罪之外,不論多麼不適任,大概休想要他下台。樂觀地看,這是台灣人民學習民主必須付出的代價,經過這一遭,相信下次投票人民會變得更聰明!

時論-不要讓台灣繼續受傷 跪求你下台,我甘願

Ð   不要讓台灣繼續受傷 跪求你下台,我甘願   Р
 
聯合報 2006-08-15
陳水扁總統在面對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倒扁」行動時表示:「總統做不好,應受國人如何對待,憲法自有明文規定,罷免、彈劾及倒閣都是憲政秩序重要一環。…除非我們不要憲政,否則這個秩序應該遵守。」
這段話隱含的意思是:「你們活該,誰叫你們這些笨蛋投我一票,依憲法規定,要我下台,再等兩年吧!」這個說法和金管會主委龔照勝執意不肯去職如出一轍,在「法律」任期的保障下,只要得到職位,再無能的人,只要無賴,也可以幹到任期結束。
陳總統拿憲政體制作護身符,似乎理直氣壯,人民只能自認倒楣。如果當時投扁一票,而現在認為他確實不適任,純粹從法律的角度來看,真的只能怪自己,誰教當初那麼沒眼光?
然而民主憲政的邏輯強調監督制衡、依法行政,是希望透過制度設計,避免獨裁或濫權,這並不表示好人或壞人當總統都一樣,只是制度的設計可降低壞人在位 對社會的傷害而已,所以如果總統不適任,人民的災難最多四年。因此「依法行政」只是底線,並不是理想,理想的民主政治不僅要求有權者重視法治,而且更希望 他們能具有「全民利益優先」的品格。
陳總統又說:「阿扁一個人為了台灣受傷,我甘願」,這話其實很諷刺,彷彿他是在為台灣受難,實際上陳總統陷入困境,並不是台灣對不起他,而是他對不起 台灣。他堅持要背台灣歷史的十字架,卻渾然不覺自己讓台灣蒙羞,如果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民都認為陳總統不適任,就是大多數人民不希望他再扛台灣的招牌,所以 我以最誠摯的心,套用陳總統的話:「為了不要讓台灣繼續受傷,即使下跪求你下台,我甘願。」
陳總統認定施明德的作法違反憲政秩序,但他似乎忘了,在憲政民主中,也允許人民採用公民不服從的方法,對抗不正義。民進黨在野時,不就常常採用這種方 法對抗國民黨?根據聯合報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一的人民希望阿扁下台,阿扁應聽聽多數人民的聲音,不要躲在深綠陣營掩耳盜鈴。
總統當然有任期,但是如果總統親信、家族,甚至自己,都涉及這麼多貪瀆情事,事實上已經失去人民的信任,一個真正重視「民」主的總統,早就俯順民情、引咎辭職。否則這樣的總統賴著不走,對社會整體是一種傷害。
所以總統先生,如果你堅持不下台,確實沒有違反外在的憲政體制,但是你應該難逃內在的道德量尺。面對全民付出這麼大的社會成本,如果你還無動於衷,就是真的很不道德!

時論-民主學分,朝野都需補修

Ð   民主學分 朝野都需補修   Р
 
聯合報 2006-06-10

短短幾天之內,馬英九從反對罷免到鼓吹罷免,不論他對這種轉變如何自圓其說,給人的印象是政治權謀。
其實馬英九「罷免時機尚未成熟」的初衷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他的錯誤是:把個人主張等同於政黨政策。如果馬英九一開始的表達方式是:「我個人在現階段 反對罷免,但是國民黨最後要怎麼做,需要經過黨內同志的充分討論」,就完全合乎民主政治尊重多元的精神。可惜馬英九最初反對罷免案,人們的感覺是:這就是 國民黨的決定。
如果馬英九個人主張什麼,就等於國民黨主張什麼,那麼這樣的國民黨不就是「一人政黨」?所以馬英九的錯誤不在於他個人主張什麼,而是他在反對罷免時明明知道黨內有人主張罷免,卻不經過黨內的溝通和討論,就讓人家以為他的主張就是國民黨的主張。
當代民主理論的思想家都強調,願意傾聽他人的聲音是一種很重要的民主態度,一個合格的民主公民應該具有開放的心靈,願意基於他人更強有力的理由,而改 變自己原來的想法。其實馬英九在經過黨內討論之後的轉變,正可以證明他是一個具有民主而非獨裁性格的政治人物,可惜他對民主的深層理念缺乏瞭解,使得美好 的品格被解讀成政客的善變,也無法利用這個機會對全民進行正確的民主教育,馬英九有責任充實一些民主理論。
至於陳總統和蘇貞昌院對罷免案的反應,如果不是基於政黨或個人利益,則表示他們的心態還停留在封建時代。蘇貞昌呼籲馬英九停止政爭,認為台灣是法治社會,不能回到古代,抄家滅族,諷刺的是,這種說法不但混淆司法和政治,而且背後的思維反而比較接近古代。
陳水扁則把國親提案醜化成「株連九族、文革翻版」,更是封建到了極致,一個支持度掉到接近個位數的民選總統,如果不是戀棧權位或缺乏羞恥心,怎麼可能不自動辭職,卻反過來批評別人?
陳總統有無涉案,這是司法要決定的事,國親提總統罷免案是人民的權利,是政治的事、是道德的事。罷免總統是人民不可剝奪的權利,把罷免案汙名化,是不尊重人民的權利、蔑視民主。
事實上只要人民認為政治人物不適任,都有權利提罷免案,因為民主政治是責任政治,民選總統在失去大多數人民的信任時,其實已經不適任,知所進退者會自動請辭,美國總統尼克森總統的去職,違法的因素較少,政治道德的理由較多,就是這個道理。
當國親判斷陳總統不適任要求其辭職而不可得時,採取必要的手段讓他下台,才是對全民負責的做法。蘇貞昌似乎不知道「責任」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只要反對就是政爭」,是封建時代的思維模式而不是民主。
罷免案的爭論焦點應該是「阿扁是否適任、能不能再具有威信領導全民」,並且從全民利益而不是政爭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朝野政治人物都修足「民主」學分,罷免案的爭議應該就不會失焦。

時論-不知反省的生命不值得活:檢討貪腐問題

Ð   不知反省的生命不值得活─檢討貪腐問題   Ð
 
東森星期講義 2006-06-04

趙建銘事件讓陳水扁總統原本已經低迷的聲望再度重挫,諷刺的是,任職民意代表時儼然「正義」代言人的他,在朝野互換之後,最大的罩門竟然是:親信和親人的作為究竟成為司法調查的案件,「總統」這個職位的尊榮,大概已經被徹底賤踏。
對於最近第一家庭接二連三的事件,有人認為是因為阿扁缺乏理想和核心價值,有人認為政客只在乎權力而缺乏責任倫理,也有人認為趙建銘事件所顯示的是教 養沈淪。這些說法都很正確,但對台灣的政治現狀並沒有實質幫助,因為這些違法亂紀的人,應該都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道德的,我相信九成以上的貪官污吏,知道 自己的行為是不應該的。十八世紀哲學家康德認為,道德沒有專家,一般人只要具有理性,都知道道德上的對錯,因此只指出這些人的作為不道德或有違倫理是不夠 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他們遵守道德。從實際生活中就可以驗證這個道理,譬如在現實生活中,懂法律的人不一定守法,守法的人不一定懂法律,因為懂法律是知 識,而守法則是道德,因此違反法律、道德的人,問題不是出在「知」,而是出在「行」。
第一家庭事件可以用一句話總結:「權力使人腐化」,其實人性的貪婪和權力的腐化都不是新鮮事,自從有人類社會以來,這樣的劇情時常上演,我們雖然知道 權力會讓人腐化,卻不能接受現實中被腐化的政客,正如雖然我們知道「如果你是趙建銘,你很可能也會做出類似的行為」,但是我們還是不能接受趙建銘的作為。 因此對這個事件的反省,我們的結論不能只是:「權力使人腐化」,否則我們必須接受未來的權力擁有者,不論藍或綠,也會腐化。我們的反省必須深一層:如何使 權力擁有者具有抗拒貪腐的心理防線?
民主政治避免濫權最簡單的方法是制度面的「監督制衡」,但是西方的政治哲學家在1990年代就發現,制度面的防弊是不足的,更重要的是培養社會成員具 有公共精神和道德,換句話說:如何孕育「公」民,而不是一切都為自己的「私」民,才是關鍵。以我國的全民健保為例,這是個合乎社會正義的好制度,但現在虧 損連連,主因是人民的心態:「公家的東西就是可以亂用」,所以醫生訛詐健保費、人民浪費醫療資源,大家都想從公家撈到好處,事實上這種「上下交征利」的價 值觀,再好的制度也會被糟踏。
其實權力能使人腐化,關鍵在於人性具有可以被權力腐化的特質,人性的私心就是權力腐化最佳的土壤,「私」幾乎是人類一切罪惡的根源,而「私」卻是深藏人心 最難根絕的特性。當然「私」有時候也是人類動力的來源,然而過度的擴張會使人類的處境惡化,因此適度抑制「私」的根性,才可能建立一個良善、正義、關懷的 美好社會。
當代道德哲學家就認為,對抗私心就是道德存在的目的,一個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有權力也不會腐化,窮困也不會被金錢收買。培養道德情操當然需要透過教 育,但是道德教育不是「認知」道德教條的教育,否則道德會變成口號,只成為學生寫作文得高分用的。換句話說,道德教育必須是一種哲學式的教育,從人存在的 價值、幸福的條件入手,讓學習者體會到任何一種幸福人生的追求,道德都是必要條件。其實幾乎每一個人都承認:錢多不一定比較幸福,有時候金錢反而是幸福絆 腳石,追求名利不等於追求幸福。然而現實生活中多數人每天最賣力的事,還是「名利」兩字,這表示我們沒有能力思考「幸福」,因為我們很少人受過哲學性的思 考。
第一家庭事件已經成為電視談話性節目的主菜,我每次參加這類節目,在批判之餘都會強調道德教育的重要,希望喚起與談者從正面思考,然而與談者的回應幾 乎都是:「教育太慢了,緩不濟急」,其實這種心態印證社會最普遍的價值觀:「急功近利」,這種價值觀以及那些幸災樂禍等待執政的藍營人士,和趙建銘的價值 觀在本質上並沒有差別。每次都以「緩不濟急」為藉口的人,難道沒有意識到:數十年如一日都說「緩不濟急」也是一種諷刺?
蘇格拉底曾說:「不經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道德問題被希臘哲學家認為追求幸福人生最核心的問題,因為道德攸關生命價值和意義,是抗拒貪腐的良 方,所以道德問題是一個嚴肅和深刻的課題,以後談道德的人,應該聽一下哲學家的講法,因為你們銷售道德的方式,可能會被人們將道德看成廉價品,這也完全違 反你們的初衷。

時論-告訴人民,國民黨憑什麼執政?

Ð   告訴人民,國民黨憑什麼執政?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6-03-18
三月十二日是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國民黨以「人民作主拼生活,統獨休兵救台灣」為訴求走上街頭。不過,如果忠實呈現當天的情況,這次遊行 的主軸應該叫「阿扁你錯了」比較符合實情,可惜當天泛藍各政治人物的演講,實在聽不到具有說服力的談話。除了一些情緒性的吶喊之外,到底阿扁錯在哪裡?歸 納所有演講的內容幾乎只有一句話:「阿扁不關心民生議題」。
如果泛藍領袖是針對阿扁總統在二二八中樞紀念會,公然質問馬英九:「我錯了嗎?」的一個回應,實在有點答非所問,因為阿扁當初完整的問題是:「終止國 統綱領和國統會,我錯了嗎?」阿扁不關心民生議題確實錯了,但是泛藍不敢正面回應「終統」的對錯,等於默認阿扁在這部分沒有錯。回歸民生問題應該是現階段 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心聲,但是阿扁操作「廢統」,本來就是因為無能處理民生議題而轉移焦點,因此泛藍要他回歸民生議題,結果注定是「各吹各的調」。所以這場 遊行對阿扁既無殺傷力,泛藍在政治上的無力更是自暴其短、讓阿扁看「扁」。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台灣目前的困境不是統獨,而是執政能力不足所造成。多次民調顯示,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主張維持現狀,所以台灣內部目前既沒有統一的壓 力,也不存在獨立的可能,操弄統獨當然是阿扁掩飾其執政無能的伎倆。其實「終統」只是一個開端,接著就是制憲,陳總統在年初宣稱要辦一萬場憲政說明會,擺 明就是要把政治議題搞到二OO八年,如果國民黨完全提不出實質監督制衡的積極作為,只能走上街頭搖旗吶喊,看樣子人民的統獨折磨至少還要持續兩年。
執政者打算在最後兩年用統獨撐場面,等於默認自己政績不足以好召人民支持;然而在野黨對執政者的作為竟然束手無策,則是另一種無能。一百年前國民黨的 孫總理手無寸鐵對抗滿清,多少熱血青年折服於他的理想,出生入死、前仆後繼,當時的國民黨充滿了生機和希望;今天的國民黨雖然還有百億家產,卻是看不到理 想、提不出理念,相對於執政者的惡質,國民黨的顢頇似乎無法點燃人民的熱情,更奢談讓人民看到希望。
這中間的差別是一個「公」字,以孫中山的身世,在滿清末年算是上流社會,革命是殺頭的工作,所為何來?一言以蔽之:不忍蒼生於水火中浮沈,孫中山能撼 動人心的,就是「天下為公」的胸懷。而今天的國民黨之所以無力反制民進黨,不敢提出「倒閣」的訴求,原因無它:國民黨的立委中有幾個不為自己的私利盤算? 事實上國民黨的衰頹和「私」字成為黨內主流文化息息相關,國民黨實在對不起孫中山。
國民黨其實應該重新懷抱孫中山的理想,闡述具有「高度」的政治理念,拆穿阿扁似是而非的「民主」把戲。阿扁說國統綱領的時代是違反民主原則,「終統」 是「還給台灣人民對未來的決定權」,所以完全合乎民主價值,錯在哪裡?阿扁儼然民主捍衛者自居,這和多數人民希望回歸民生議題的渴望,似乎產生「民主」的 矛盾,如果多數人民不關心統獨,炒作統獨怎麼會合乎「民主」?
其實阿扁只是玩弄「民主」,如果國統綱領產生的方式不合民主,終止國統綱領的方式也不合乎民主(根據多樣民調,反對終統的人數都多於贊成,長久以來維 持現狀的比例最高,而維持現狀就是反對統獨),阿扁完全不顧多數民意執意廢統,這叫民主?核四說停就停、說復工就復工,這種阿扁一句話算數的作為,哪裡是 重視民意?如果阿扁一個人的意思等於民意,這是獨裁,不是民主。更進一步說,如果阿扁真的那麼重視民主價值,他的民意支持度不到百分之二十,早就應該自動 辭職。
用政治理念拆穿阿扁的假民主,需要具有哲學的深度,和「天下為公」的價值觀,自從三民主義被教條化以後,國民黨其實已經失去了思想和理想,一個沒有思 想的政黨很難吸引「志」同「道」合的社會菁英,現在的國民黨只能靠「反獨」凝聚那些對阿扁充滿負面情緒的群眾,但是這種消極的作為,很難在重新取得政權之 後帶給人民希望。國民黨不能只說:「民進黨很爛,換我執政」,人民想知道的是「國民黨憑什麼執政」,也許如果馬英九主席從今以後重視黨的理想,並且每天叮 嚀所有從政同志,不要忘了孫中山的「天下為公」,也用這個標準選用人才,這樣的國民黨才不會再對不起孫中山!

時論-馬英九主張 非黨決策!

Ð   馬英九主張 非黨決策!個人意願是自由 能不能成為政策是民主
這場統獨之戰 其實沒必要   Р
 
聯合報 2006-02-17
馬英九在歐洲的談話引發一場統獨之爭。這其實是一場不必要的爭論,可悲的是,這場爭論凸顯出台灣政治人物普遍不太瞭解「自由」和「民主」的區別。
我認為馬英九心中的想法可能是:「我個人主張台灣最終應該走向統一,而目前則應該維持現狀,至於台灣實際上是否應該統一則由台灣全體人民決定」,這樣 的說法不應該受到指責。因為如果「傾向統一」是馬英九的個人主張,這和主張台獨一樣,都應該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至於台灣最後是否要統一,則必須由全體人 民決定,這是民主的展現,結果不一定會符合馬英九的願望。
自由和民主這兩個概念常被混為一談,事實上它們會產生衝突。一個班上同學經由多數決,規定每一個人都必須穿裙子上學,這是民主決策,但卻明顯侵犯個人 的自由,所以民主國家必須用憲法保障個人的基本自由,以免受到民主多數的任意侵犯。因此從自由的角度,主張台獨或統一都是言論自由。
馬英九是一個公民,可以用個人的身分表達自己的主張。如果馬英九要以主席的身分發言,他就不能違反國民黨黨綱和政綱,否則就失去其代表國民黨的合法 性;以目前國民黨的黨綱政綱,「台獨」當然不是國民黨的選項,除非國民黨經由民主決策修改黨綱政綱,否則即使馬英九主張台獨是國民黨的選項,也只能理解 成:馬英九「個人」希望台獨將來可以成為國民黨的選項。
就像如果陳水扁總統主張台灣獨立,只能說他個人想要追求台灣獨立,至於台灣是否要獨立,也要由全體人民決定。目前中華民國憲法是一部「一個中國」的憲法,陳水扁總統如果要實現台獨的夢想,他必須透過制憲。換句話說,個人意願是「自由」,成為政策則是「民主」。
其實馬英九不必掩飾個人的意願,獨派也不必擔心馬英九傾向統一,因為個人意願如果得不到多數人民的肯定,自然無法成為政治的主導力量,這是民主政治的真義。一個真正自由的社會應該允許人們各抒己見,伏爾泰曾說:「我不贊成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時論-說好話、做好事、選好人

Ð   說好話、做好事、選好人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12-17
今年的三合一選舉應該是台灣有史以來最負面的一次選舉,明年有北高市長選舉、後年有立法委員選舉,接下來是2008的總統大選,如果今後的選舉都像這次的三合一一樣惡質,民主政治對人民而言,恐怕不像「當家作主」,反而像「精神凌遲」。
值得慶幸的是「非常光碟」、「公佈對手病歷」等負面手法,選後都受到輿論制裁,有的當事人也出面道歉。以往民進黨以台灣民主政治的領航者自居,他們過 去所有的抗爭、杯葛,都可以合理化為對抗威權的必要之惡,民進黨幾乎等於民主的化身,「民主」的詮釋彷彿是民進黨的專利。但是這次選舉人民用選票拒絕負面 選舉,使民進黨切身體驗到「政黨輪替」的民主邏輯,人民已經用集體的力量奪回「民主」的詮釋權,今後將迫使朝野政黨重回民主的基本原則。因此三合一選舉也 許是因禍得福,台灣從此應該可以擺脫負面選舉的陰影,邁向健康的民主之路。
可以預見明年的北高市長選舉,會是台灣選舉文化史上嶄新的一頁。都會地區一向被認為是選民素質較高的地方,所以明年的直轄市長選舉,我們應該可以合理期待一個「比好不比爛」的選舉。基於這樣的期待,我們希望朝野政黨能推出符合這種格調的候選人。
首先,以目前惡劣的政治氣候以及人民對政治的反感,理想的候選人應該是「政治性格」較低的人,政治性格濃的人傾向於把個人或政黨的政治利益當成最重要 的考量,人民的利益其次,這種候選人為了一己之私或一黨之私,很容易墮入負面選舉的邏輯,使選舉變成烏賊戰、口水戰。事實上這樣的政治人物充斥台灣的政治 領域,不但使一般人民對政治人物不信任、厭惡政治,間接造成正直善良者對政治卻步,而政治領域不斷複製「劣幣趨逐良幣」的結果,亂象反被當成常態,人民永 遠只有無奈和歎息。
政治性格較低的人比較重視專業考量,早期國民黨創造的經濟奇蹟幾乎都是不太像政治人物的人所貢獻,尹仲容、李國鼎、趙耀東都是典型的技術官僚,他們基 於專業訓練,比較會把「事做好」而不是把「官做好」,也比較有可能就事論事、實事求是。這樣的性格是台灣當前政治領域中最欠缺的,也應該是長期被政治污染 的人民所最期待的。如果根據這個標準,以台北市為例,目前浮上台面最合適的人選是:國民黨的歐晉德、新黨的郝龍斌、民進黨的林全和蔡英文。可惜的是,這些 專業性格強過政治性格的政治人物,相對的比較不積極表態投入選舉,如果我們期待明年台北市長選舉能擺脫這次三合一的夢魘,也許人民應該發揮勸進的力量,讓 專業踏實的候選人能夠代表其所屬的政黨參選。
當然從事公職最重要的是品格和操守,俗話說:「人在公門好修行」,因為政治人物的作為影響眾多人民的生活前景,所以選一位「好人」或最起碼是公德無虧 的人,絕對是最重要的條件。我們不可能期待政治人物完全大公無私,但是我們有權利期待一個不會以私害公的政治人物。也許有人認為:「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 怕」,所以精明能幹比公德心更為重要,但是只要是人,都可能犯錯,以目前台面上的可能候選人,大概沒有哪一個笨到足以證明比較容易犯錯,因此推出公德無虧 的候選人,應該是負責任政黨應有的作為。
我們不可能期待政客良心發現,但是我們可以期待人民的力量,如果政黨低估人民對負面選舉的厭惡,下次選舉照樣推出容易製造負面情緒的候選人、繼續製造 和挑撥人民的對立和仇恨,應該會被人民用選票唾棄。不管明年各政黨推出什麼樣的候選人、競選策略是什麼,人民心中已經有一把尺:「說好話、做好事、選好 人」,人民要讓台灣的選舉從此邁入正軌!

時論-父母不能承受之最

Ð   父母不能承受之最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11-27
台灣的自殺早已列入十大死亡之因,這些年來隨著經濟衰頹、失業率高、貧富懸殊加劇、生活壓力沉重,造成高比例的憂鬱症,自殺事件幾乎無日無之,根據報 導,今年十月十六日到二十日短短五天當中,全台有170人自殺,平均每小時有一人以上自殺。這一年當中,從演藝人員(倪敏然)、資優生、大學生、新銳作家 (黃宜君),甚至大學教授(李天佑),都走向自殺之路。根據教育部今年十月的統計,青少年自殺事件逐年上升,成為青少年前三大死亡原因的第二名。
自殺的原因很多,成年人可能因為事業失敗、家庭失和、失去社會臍帶而選擇自殺,青少年則可能因為感情問題、家庭生活不和諧而走向絕路,這些因素雖然並 不是自殺最好的理由,但是總是可以令人理解。解決這類自殺問題,社會也許應該開闢更多的救濟管道,譬如:加強就業輔導、普及家暴諮商和心理輔導及治療等。
不過,最近發生幾起青少年自殺事件,既不是家庭破裂,也不是經濟窘困所引發,這些慘綠少年的死亡,不但是社會的損失,更情何以堪的是造成父母難以承受 的痛。為什麼一個建中的資優生,只因為段考成績不夠理想,就做出讓父母抱憾終身的事?為什麼一位東海大學三年級學生上吊自殺,留給父母的理由只是「沒有什 麼原因,我活過了」?其實這些不識愁滋味的青少年,在「沒有原因」或「原因微不足道」狀況下自殺,才是當前社會發展一個嚴重的警訊。到底誰殺了這些青少 年?歸根結底,社會功利主義和單一價值觀是無形的殺手。
在功利主義價值觀瀰漫的台灣社會,國人普遍把「名利」等同於幸福,而教育就是爭名逐利最佳的工具,所以讀好書、考上好學校、進入好科系,就是成功幸福 的保證,而所謂「好」學校就是升學率高、「好」科系就是「錢」途看好的科系。因此考上台大醫學系,人人稱羨,沒有人會質疑學生的心性是否適合讀醫;考上哲 學系,通常得到的冷嘲熱諷是:「讀哲學有什麼用!」
更慘的是,如果書讀不好,一般的評價是:「沒出息」。不論父母、老師或社會大眾,都存有只有功課好才是好的單一價值觀,這已經羞辱了很多幼小的心靈, 使許多孩子從小就注定成為社會的「邊緣人」。至於那些能夠在升學市場競爭的孩子,儘管已經夠優秀了,但是「一山還有一山高」,除非永遠第一,否則挫折感似 乎是不可避免的。
一位教育哲學家曾說:「教育和訓練不同,訓練是為人們的職業作準備,而教育則是為人的生命作準備。」如果根據這個標準,我們似沒有為教育努力過,現在 的國高中是以升學率評鑑好壞,大學科系的身價則是隨著市場行情而變動,我們整體的教育體系儼然成為職業訓練所。雖然大家都同意「有錢不一定幸福」,可是父 母期待子女的,「錢」途永遠是惟一的路,當子女發現在這條路上找不到快樂時,就以為人生沒有路了,「死亡」因此成為他們的選項。換句話說,社會和父母這種 單一的價值觀,使許多青少年找不到活下去的好理由,關愛子女的父母最後反而成為殺害子女的劊子手。
每一條生命都希望追求幸福,但是幸福沒有標準答案,用單一價值觀要求別人或自己,結果是自己不快樂、別人不開心。生命其實可以有許多出路,書讀不好、 錢賺不多的人也可能在其它方面獲得成就,因此真正關心子女幸福的現代父母,應該改變教養子女的觀念,一方面應該開放給子女許多條路,讓他們有一定空間的自 我選擇,另一方面則是放棄功利的價值觀。
功利價值觀在乎的只有「自己」,這不但容易造成人際間的衝突和挫折,也會使人生的路變得狹隘。一個心中只有自己的人在考慮自殺時,當然不會想到父母及 所有愛他的人會因此而承受多大的痛苦。一個懂得關心別人的人一定不容易自殺,因為世界上永遠有許多人期望得到關懷和愛,活著永遠可以對別人有用,所以「關 愛別人」的生命態度,不但可以感受到活著的價值,也可以使人生的路變得寬廣。
生命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活著不只是為了自己,為別人創造快樂才是真正快樂。

時論-《廣電基金法源被刪》政治報復何時休?

Ð   《廣電基金法源被刪》政治報復何時休?
藍應「政治歸政治,專業歸專業」 綠應問「有無利用公正單位圖利政黨?」   Р
 
聯合報 2005-11-23
廣電基金設置法源前天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遭到藍軍立委提案刪除,雖然藍軍立委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不滿基金執行長林育卉的政治作 為。民進黨批評此舉完全是對人不對事;林育卉本人則表示,這種以暴制暴並不是好方法;廣電基金的員工由於關係到他們的生計,也出面呼籲「政治歸政治,專業 歸專業」。
憑心而論,民進黨或廣電基金對此事的批評或呼籲是正確的,民主國家應只問是非、不問立場。但這種報復性的政治作為,也不是藍軍的專利:陳水扁總統一句:「我當選了,不然你要怎樣。」是這種態度的最佳詮釋;同樣邏輯藍軍也可回應綠軍說:「我是多數,不然你要怎樣。」
政治人物不分藍綠,早就不斷上演政治報復戲碼,當己方有利而無理時,只管顏色不講道理,輪到己方有理卻不利時,所講的道理自然也就不會被當成道理。「黨派立場」是當前政治叢林的唯一法則,這不但有害台灣的政治發展,也誤導人民對民主政治的理解。
以大學校長選舉為例,候選人的政治顏色也成為重要的條件,由於對政治領域的厭惡,大多數人都期待沒有「顏色」的候選人。但是這樣的期待其實是不切實際 的,除非對政治漠不關心,或者政治上無知,否則沒有人沒有政治立場,期待一個人沒有「顏色」,不但挫折人們公然表達自己政治立場的意願,有違自由的精神, 也間接鼓勵偽君子「見人說人話」的處世態度。「有政治立場等於不公正客觀」是當前我們社會對政治最致命的迷思,不去除這個迷思,我們會永遠陷於「顏色決定 一切」的泥淖而難以自拔。
其實一個人是否公正客觀,和他具有什麼樣的政治立場並沒有必然關聯;而具有某種政治立場的人,也不一定就不公正客觀。「公正客觀」的標準,借用美國哲 學家羅爾斯公共理性的概念,應該是以所提出來的理由是否合乎「公共性」為依據,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主張是社會大眾一般理性都可以接受的,這樣的主張就是 公正客觀。根據這個標準,只要某人的主張合乎全民的理性或利益,不論此人屬於哪一個政黨,也不會影響其主張的公正客觀性。
換成通俗的說法,一個人不論他的政治立場如何,只要國家利益和政黨利益衝突時,他總是國家利益優先於政黨利益,這種人就是公正客觀;而一個總是把黨派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上的人,就是不公正客觀。
人們期待廣電基金是公正客觀、超越黨派利益的單位,林育卉有政治立場不是問題,她是否用政黨利益思維經營這個基金才是問題。任何人如果心中只盤據著政 黨或個人利益,應退出這樣的團體,以免因個人而害了整個團體。因此在這個事件上,民進黨批評藍軍立委時,恐怕也要摸著良心檢討一下:有沒有利用公正單位圖 利政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不但毀了公正單位,也汙衊了民主政治;如果林育卉身為廣電基金執行長的言行,合乎國家利益先於政黨、合乎公共理性,則不論黨 派,我們要同聲譴責藍軍立委的作為。
只有當我們的政治人物和大多數公民,都能用公共理性而不是以政治顏色看待問題時,我們才能真正脫離報復政治的陰影,我們的民主政治也才算成熟。

時論-從新聞人物看政壇消長

Ð   從新聞人物看政壇消長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11-12
最近最熱門的新聞事件,不外馬鶴凌的過世和陳哲男的弊案,這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可以為民主政治政黨輪替的邏輯做最佳的詮釋。
馬鶴凌先生偏統派的政治理念,一定有許多人不能苟同,但是從他過世之後媒體所批露的一些行誼,大概沒有人會否認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不論他個人的 作為,譬如年輕時親手燒燬租金帳冊,一筆勾消佃農債務;或者他對馬英九市長的庭訓:讀書行善,期待馬英九「要活在大家心裡,要活在歷史上」、承繼中國知識 分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傳統。這樣的人如果以目前社會功利現實的價值觀來看,差不多只能用「迂腐」或「頭殼壞」 來形容。
十多年來馬鶴凌先生一直受到心臟病的威脅,死亡的陰影一直伴隨著他,但是即使在今年四月接受電視台訪問時,他所流露的仍然是一份對國家的熱愛、經世濟 民的宏願、理想主義的浪漫情懷。看過這些報導的人,大概都會同意:馬老先生是一位國家利益高於黨派利益、更甚於私人名利的愛國主義者。這樣的人如果能夠從 事公職,一定是一位抑私以全公的理想「公」務員,可惜由於馬老先生性情耿介、能言敢言,雖然一輩子忠於國民黨,在國民黨內最重要的職務只是北知青的書記 長,甚至只發揮三個月的影響力就去職。
馬老先生在國民黨內抑鬱不得志,可以間接說明國民黨為何失去政權。由於國民黨長期執政,掌握豐厚的權力、名位和利益,是任何一位鑽營求進者攀附的對 象,這種爭名逐利的氛圍是長袖善舞、拍馬逢迎者的樂園,所以「歌功頌德」、「報喜不報憂」是當時國民黨會議最常出現的場景。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循私諂媚者位 居要津,真正熱愛國家社會者常淪為邊緣人,馬老先生縱有鴻鵠之志,在這樣的環境中「英雄無用武之地」似乎是必然的結果。長期執政的國民黨是一個劣幣趨逐良 幣的政黨,使得許多有志之士不是因為不屑與小人競爭而遠離政治,就是投身黨外運動。家大業大的國民黨被私利者盤據蠶食,兩千年終因「黑金」之名揮之不去而 遭人民遺棄。
馬家的家訓是「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執政後期的國民黨高官,有幾個人用這樣的人格理想要求自己、教育後代?馬老先生的不得志,顯示當時國民黨只用「乖乖牌」的用人哲學,後來的失去政權似乎有跡可尋。
和馬鶴凌相比,陳哲男先生的人格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曾經是教育界選出來的立委,卻當著全國人民面前,謊話一個接著一個;甫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就要求 屬下的公務員為他炒作股票,假公濟私的程度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俗話說:「人在公門好修行」,陳哲男位高權重,如果這樣的職位換成馬鶴凌的急公好義, 一定可以為人民謀取極大的福利。
陳哲男事件會預言民進黨的輪替嗎?它至少是一個警訊,警告民進黨要負起執政的責任。現階段民進黨處理黨內腐化的方式似乎有兩種:一種是推諉責任,檢討 別人而非自己,標準的說法是「國民黨以前也是這樣」;另一種是轉移焦點、混淆視聽。例如,政府官員堅定的表示要「執行法律責任」,對正在揭發政府弊案的 TVBS揚言撤照;但卻放著明顯違法的地下電台不管;明明外交做不好,卻怪罪連戰抱熊貓惹的禍。「缺乏自省」是民進黨目前最大的危機,這樣下去,民進黨會 越來越像「黑金」時代的國民黨,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陳哲男,最後應也會步上國民黨後塵,被政黨輪替的民主法則淘汰。
民進黨執政到現在,台灣社會最大的收穫應該是:人民終於體會到貪官污吏是不分黨派的,好人和壞人不但跨職業也跨「顏色」。如果是這樣,我們何必被政客 們「藍的不愛台灣、綠的才愛台灣」的簡單邏輯所玩弄?利用藍綠、省籍、族群作為選舉訴求,是政客們奪取選票最經濟的方法,但是卻也是製造社會仇恨和族群對 立最毒辣的手段,最後獲利的是政客,而受傷的是人民。
美國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曾經說過:「政客關心的是下一次選舉,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個世代」,如果我們關心下一代如何活下去,只要是政客,不論藍綠,都是我們共同唾棄 的對象。所以下一次投票時,我們要發揮真正當家作主的自主性,不問藍綠,只問誰能把公益置於私利之上,讓比較腐化的政黨喪失執政機會,這樣才是負責任的公 民,也才是為我們自己的下一代造福。

時論-「新民進黨運動」有什麼錯?

Ð   「新民進黨運動」有什麼錯?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10-08

民進黨上週日原本預訂舉行全代會,以拉抬縣市長候選人的選情,召開前夕學運世代的羅文嘉和段宜康倡談「新民進黨運動」,批評全代會安排把縣市長提名人 當成四大天王演講「道具」,強調民進黨逐漸失去理想性,應該好好反省,找回民進黨核心價值。這個舉動遭民進黨內的砲轟,有人認為羅文嘉區分新、舊民進黨用 意是為了挽救選情,這是在設立一道「防火牆」,以免中央執政低迷拖累其縣長選舉;也有人呼籲羅文嘉乾脆以無黨籍身份參選;也有人回應民進黨核心價值是獨立 建國。即使黨內有些派系發動「支持反省」連署,最後還是被解讀成「派系內鬥」。
如果說羅文嘉砲打中央不是為了選舉,恐怕很少人會相信,因為民進黨失去理想性並不是現在才發生。相對於國民黨執政後期的黑金形象,民進黨在野時給人民 的印象是:清廉、改革、正義、有理想,尤其重視勞工、婦女、殘障、原住民等弱勢族群的進步價值,使民進黨成為許多人民的希望。但是自從二千年取得政權之 後,民進黨一再背離過去的承諾:執政後抄查報社、控告媒體、用威嚇手段干涉媒體報導、置入性行銷,這些都使在野時「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口號成為美麗的謊 言。勞工、農民、教師走上街頭,加上「二次金改」被認為目的是圖利財團,這證明執政的民進黨已經遺棄進步價值,快速向財團靠攏。雪山隧道舉行六次貫通典 禮,還為陳總統特別搭了一條具有爭議的馬屁橋;律師高考的馬屁作文和閱讀測驗的總統講詞;新竹空軍基地全體官兵停止休假練歌、練舞,只因為陳總統要來視 察,這流露民進黨高層的帝王心態。最近發生的股市?鷹案、桃園颱風來就缺水事件、高雄捷運外勞案和BOT弊案、高鐵案,在在證明民進黨不但執政無能,而且 還相當腐敗。
羅文嘉如果真有理想,早就應該跳出來批判,何必選在這個敏感時刻?事實上羅文嘉自從參選以來,完全以蘇貞昌的接班人自居,蘇貞昌也為他頻頻站台,身為 陳水扁的嫡系,刻意避開陳水扁、不提政黨、清楚切割中央和地方,顯然是擔憂中央執政的窘態會不利選情。所以羅文嘉選在這個時候提出「新民進黨運動」,實在 很難不被解讀成「為了選舉」。其實羅文嘉自己沒有經過民進黨的黨內初選,只靠著陳總統的「欽點」,就可以讓經營多年的李應元含恨退出台北縣長的選舉,羅文 嘉如果真有理想,對於民進黨這種圖利自己的「民主退步」的作法,應該公然表示抗議。
但是不論羅文嘉的動機如何,如果「新民進黨運動」真的可以當成他這次選舉的防火牆,難道不表示民進黨真的該徹底反省?即使基於「內鬥」,如果執政黨能 夠因此而被迫進行自我反省,最後受益的還是廣大的人民。更何況民進黨五年的執政成果,實在愧對人民,難道不應該反省嗎?所以「新民進黨運動」有什麼錯誤? 其實錯誤的不是這個運動,而是泛政治化的思維邏輯。
雖然人心的貪婪、名利的誘惑,使得實際政治很難理想化,但是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關係到全民的福祉,人民不得不期待它注入一點理想,否則人民的希望在 哪裡?我們可以理解政治人物「有時候」為了個人名利,可能會犧牲社會整體的福祉,但是我們不能接受政治人物「永遠」只為了個人的私利,而踐踏全民的公益。 因此即使羅文嘉的動機是為了私利、連署支持反省的人是基於內鬥,但是如果結果對人民整體有利,這個運動就有存在的價值。然而反對者以為,只要將運動提倡者 的動機定位為「政治的」,就可以?煞這個運動的價值,其實這種泛政治化的思考模式,混淆了「動機」和「結果」。
政治人物多少有點「政治考量」,但是並不是所有基於「政治考量」的,就可以用「天下烏鴉一般黑」一語帶過,否則我們無法區分「有點政治良心」和「完全 沒有政治良心」的政治人物。更何況即使動機不良,也可能造成好的結果,就像一個人為了得到賞金而救人,其動機不值得喝采,但是「救人」這個結果當然值得鼓 勵。所以只要促成執政黨反省,不論動機如何,都值得支持。「都是政治考慮」一句話,模糊了動機和結果的差別,剷平了台灣政治領域的是非對錯,培養了自稱政 客而不汗顏的無恥文化(反正大家都是政客),也造就了「沒有是非、只有立場」的論政準則。這樣的民主觀如果不演變成政治惡鬥,才是奇蹟!

時論-馬英九能不能創造歷史

Ð   馬英九能不能創造歷史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08-20
馬英九就任國民黨主席,國民黨會不會從此脫胎換骨?以馬英九過去一向的行事風格和對政治的態度,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只是蛻變以後的國民黨如果要恢復昔日的榮景,馬英九必須在觀念和用人方面有所突破。
在國民黨黨主席選戰後期,黨內許多重量級人士和宋楚瑜紛紛表態支持王金平,馬英九顯得孤立無援、四面楚歌,最後卻以極懸殊的票數獲勝,這場勝利出人意表,但其實是有跡可尋。
陳水扁總統執政逾五年,泛藍支持者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不要再輸」是泛藍基層普遍的心聲,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下,泛藍基層熱切期待國民黨能大刀?斧、 改弦更張,因此人心思變成就了馬英九的勝選。選前有些人看好王金平,理由是「馬英九沒有朋友、王金平沒有敵人」,但是我一貫的想法是:「大選舉區的民主投 票,形象勝過人脈」,即使王金平有再多的朋友,也不敵馬英九良好形象所吸引到的人數。事實上馬英九的形象符合國民黨基層的期待,泛藍基層對王、馬的刻版印 象是:王金平代表舊勢力,如果當選國民黨主席,國民黨舊作風和舊人脈都會延續,也可能複製過去的失敗。相對而言馬英九的清廉和不沾鍋,才能徹底扭轉國民黨 迂腐的形象,因此「改變才有希望」是國民黨底層支持馬英九的原因。
根據同樣的邏輯,如果陳水扁總統的執政成績持續低迷,廣土眾民將無法接受民進黨繼續執政,所以二OO八年一定是馬英九的天下。因此如果馬英九只以「當 選二OO八年總統」為目標,只要民進黨執政沒有重大進展,不滿民進黨的廣大人民,一定會讓馬英九如願以償。但是如果馬英九要當一位創造歷史、讓人民尊敬的 政治人物,他除了對事務的認真之外,必須展現對理想的關懷。國民黨現在的體質像是一棵即將枯萎的樹木,要讓枯木長出新芽,不能只是用「力」澆水,而必須徹 底改變體質。因此馬英九必須跳脫以往「埋頭做事」的模式,認真思考如何活化國民黨,活化的關鍵在理念和理想。
「中興以人才為本」,政黨的茁壯也不例外,必須依賴優秀的成員。國民黨過去長期執政,支配龐大的權位和錢財,因此吸引眾多追求一己之私的政客,多數君 子因不願與小人爭名逐利反而遠離,所以國民黨充斥「個人利益第一、政黨第二、國家第三」的觀念,隨著自由化、民主化後社會批判力的躍升,「黑金」的污名幾 乎和國民黨劃上等號,終於在二千年失去政權。民主政治不能過度理想化,但是不能沒有理想,如果馬英九希望他所領導的國民黨,再度成為大公無私、犧牲奉獻者 嚮往的聚落,提出一套理想和願景似乎是必要的。
「國民黨要贏」是王、馬雙方競選的基調,但是這個口號目光只及於一黨的輸贏,對關心國家前途的人並不具吸引力,因此我認為馬英九應該思考的不是國民黨 如何贏,而是國民黨如何成為一個讓全民贏的政黨,這種永遠以全民利益為優先目標的政黨,對真正的人才才具有說服力。我認為馬英九應該以孫中山先生的信徒自 居,以創造一個均富、公義的政黨作為國民黨的理想,具體的口號可以是:要和有錢人做朋友、要站在窮人那邊、要讓有錢人關心窮人、要讓窮人瞭解有錢人的辛 苦、要創造一個全民皆贏的政黨。
至於黨產如何處理、黨工如何精簡,這些問題雖然迫切,但是有志之士不會因為這些事務性的事情處理得宜而深受感動,因為這類的問題缺乏理想性。以青年團 的政見為例,一位四十歲以下的人有機會擔任國民黨的副主席,雖然對年輕人加入國民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年輕人因「名位」而來,將來也可能因「名 位」而去。因此馬英九應該少著力於事務,多關心理想,只有理想才能吸引到懷抱鴻鵠之志的將才。
創造歷史的馬英九必須是一位有主義、有遠見、有格局的馬英九,會做事的馬英九只能留在台北市。

時論-道德倫理淪落至此?

Ð   倫理道德淪落至此?   Р
 
中國時報 2005-08-05
辜振甫先生婚外情疑雲這幾天成為社會焦點,各界對這個事件可能有不同的解讀,「各打五十大板」似乎是一般評論者採取的作法。但是我站在研究倫理學的立 場認為,對於道德上對錯如此清楚的事件如果保持形式中立,不但模糊議題的焦點,而且可能間接鼓勵貪婪的行為、加速道德淪喪。
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看,辜家惟一可能的錯誤是:辜振甫先生在四十年前發生婚外情。如果婚外情屬實,對辜振甫先生人格的評價當然會減分,但是這只是再一 次驗證一個普通常識: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緋聞不斷,卻仍然被多數的美國人愛戴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私德只涉及自己,公德卻影響眾人,因此 即使辜老私德有虧,他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應該仍然值得肯定。辜家這次為了確認辜老私德,堅持先驗DNA再談其他,入情入理,論者用「吃定鄧家」形容他們的策 略,有失公允。
其實這個事件最令人痛心的是鄧女士母女所呈現的道德觀,依照現行法令和道德規範,婚外情是一件違法且不道德的行為,平心而論這個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是辜 嚴倬雲女士及其家人,鄧女士身為「第三者」不但不覺得羞愧,也沒有對婚姻受害者道歉,反而理直氣壯公然要錢,而我們的社會居然對這樣的行為只有質疑而沒有 嚴厲的道德譴責。
事實上「第三者」對婚姻當事人的傷害是刻骨銘心的,根據一般的道德觀,「第三者」應該羞於面對社會大眾,更羞於面對受害者,但是鄧女士身為「第三 者」,不但毫無羞慚之心,而且完全漠視對辜家的傷害在先,反而以受害者自居,向社會大眾哭訴,從道德的角度,這種行徑實在匪夷所思。
根據報導,鄧女士已經從辜家取得上億資產,她不勞而獲的「月薪」是二十萬元,這個數字是大學教授的三倍,居然還說過得很苦,這叫那些自食其力、腳踏實 地、安分守己、月薪不到五萬的廣大薪資階級如何心服?張怡華小姐口口聲聲只是為了認祖歸宗,條件卻是繼承其應有的遺產,說穿其實只為了錢。如果張小姐真的 是辜先生的骨肉,一個真正愛父親的子女怎麼會拿到一億元還不滿足,只為了得到更多而不惜犧牲其父親一生的令譽?
鄧氏母女的貪得無厭,加上辜家在真相未明時不願意繼續變成鄧女士的長期提款機,應該是這個事件浮出檯面的主因,不論最後的結果如何,辜鄧兩家都已經是 輸家,但是如果社會縱容鄧氏母女的作為而不加撻伐,將會使已經趨於功利化的社會道德變本加厲,因此站在捍衛基本道德的立場,我們不能容忍這種扭曲家庭倫 理、坐享其成的價值觀之劇碼公然上演。
作為一個倫理學的研究者,我有義務提醒鄧氏母女:「妳們的行為在道德上是墮落的!」

時論-違反研究倫理?這指責太沈重

Ð   違反研究倫理?這指責太沉重   Р
 
聯合報 2005-06-16
瞿海源教授在十五日民意論壇撰文,以張穎事件指責李嗣涔教授違反研究倫理,沒有資格成為台大校長候選人。由於李教授即將擔任台大校長,這個指責事關台大名譽,雖然瞿教授是我相當敬重的老師,但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瞿教授的「倫理」論斷其實過於草率。
我的專長是倫理學,從張穎事件無法得到李教授違反研究倫理的結論。如果張穎的隔空取藥只是一種欺騙手法,除非李教授明知這個騙局還加以推崇,否則李教 授自己也被騙了,嚴格說李教授也是受害者(事實上這個事件在整個台大校長選舉過程中,一直都是李教授被攻擊的重點),而從倫理學的角度,稱一個被騙的人為 騙子似乎是荒謬的。從常理來看,由於李教授基於個人的研究而相信特異功能的存在,所以比較容易上張穎的當,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推測。欺騙行為指的是:說話者 口裡表達的東西違反自己心裡所相信的,如果李教授心裡相信張穎具有隔空取藥的能力,口裡表達肯定,這不能稱為欺騙,最多只能說他判斷錯誤,但是在日常生活 中,我們誰沒有被騙過?被騙的人承擔受騙的惡果已經值得同情,再去指責他為什麼被騙,似乎有失厚道。
「違反研究倫理」應該是指研究涉及不實,譬如抄襲、剽竊,擴大解釋也許可以包括外行充內行(這點在學界到處皆是,但也不見有人譴責),如果根據這個標 準,李教授似乎沒有違反研究倫理,除非瞿教授能夠證明:李教授當時確實知道張穎騙人。但是我認識李教授多年,我認為他不可能做這種事。據我所知,張穎到台 大是中科院一位研究員知道李教授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居中介紹促成的一個私下聚會,張穎的隔空取藥既不是李教授研究的成果,張穎的行為怎麼會扯上李教授的研 究倫理?李教授對人事的判斷力也許出了一點差錯,但是好人有時候也會做錯事,所以在倫理學上不會因為一個人偶爾的失誤,就稱他是壞人,人事判斷涉及經驗和 知識,倫理道德涉及品格,品格和經驗知識是兩回事,判斷出差錯並不能推得人品有問題,瞿教授的論點似乎犯了missing the point的邏輯謬誤。
事實上李教授相信靈界存在這件事引來許多的批評,但是相信靈界和相信上帝或相信鬼神存在精神上是相似的,雖然到現在為止沒有人能證明上帝存在,但是這 並不等於證明上帝不存在。其實信仰純粹是個人的事,任何人只要體認到人的有限性,即使自己不相信鬼神,也會尊重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因為有限的人沒有能力認 證無限是否存在。美國的紙鈔上面印著「In God We Trust」字樣,沒有人認為美國是一個怪力亂神的國家,沒有人認為虔誠的基督徒是怪力亂神,為什麼李教授相信靈界就是怪力亂神?其實科學家中有無神論者 也有有神論者,難道無神論的研究比較合乎倫理?
筆者曾經研究過科學哲學,學界對李教授的批評有些已經超過理性討論的範圍。二十世紀科學哲學家波普認為,所謂「科學定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出現反例的 臆測而已,今天的定理有可能明天就被推翻,因此科學結論並不等同於「真理」。哥白尼時期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地球是不動的,最後證明只有哥白尼是對的。「不 只個人,整個時代都可能犯錯」,這是英國哲學家約翰彌勒對言論和學術自由最重要的洞見,尊重研究者選擇所有他喜歡研究的題目,才是真正理解「自由」。
不論是楊永斌或李嗣涔教授,都是傑出的學術研究者,也都是正直、善良的君子,批評他們的人並不一定真的認識他們,而且用聖人的標準檢驗他們也不公平。其實這一切都是選舉惹的禍,趕快停止校園選舉吧!

時論-連馬競選 破除封建

Ð   連馬競選 破除封建
為了國民黨的民主化 黨內倫理未必是選民所好   Ð
 
聯合報 2005-05-26

連戰先生是否參選國民黨主席吊盡群眾的胃口,雖然連戰一再表示「個人沒有參選意願」,但是幕僚的解讀是:「這不等於不參選」。要或不要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卻玩成「說文解字」、「君心難測」,難怪有人批評國民黨這場選舉是歹戲拖棚。
王金平院長明明已經為選戰部署很久,卻一再表示如果連戰要連任他就不選,這種「尊連」態度黨內大老極為窩心,所以國民黨?面上的人物挺王多於挺馬。然而從連、王和其幕僚在這次黨主席選舉中的表現,似乎可以看到國民黨為什麼無法重新執政的軌跡。
民主選舉就是公平競爭,長幼有序、謙讓固然是美德,但是這種美德並不適合民主政治的邏輯。國民黨內習慣於黨內倫理、重視論資排輩,但是黨內倫理不一定 合乎選民的偏好。一般民眾在這些年來受到民主選舉的洗禮,已經有一套評價政治人物的標準,事實上國民黨的標準常常和民眾的標準有所出入,所以即使現在泛藍 的支持者仍然是多數,可是卻無法反映在國民黨的選票上,原因無它:國民黨喜歡的,人民不一定喜歡。
許多媒體一再建議,連戰應該在目前聲望最高的時候功成身退,這個道理的說服力純粹建立在一己之私,如果連戰基於這點而不續任,氣度和格局似乎不夠寬宏。因此如果連戰要做一個令人尊敬的政治家,應該考慮的是:他的連任是否有利於國民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
以目前國民黨的現狀,連戰如果要對國民黨有利,必須立刻公然表明參選,破除國民黨內「尊連」的封建文化,願意和任何一個參選人公平競爭。民主選舉不是 靠倫理輩份,連戰如果敢於不計輸贏,願意和馬英九公開競爭,才能徹底打破國民黨內長期反民主的文化,這樣的國民黨才可能令人耳目一新、重建形象。
此外,連戰連任如果要對國民黨有利,必須表明在連任之後如何讓國民黨脫胎換骨。國民黨從兩千年失敗之後,雖然信誓旦旦要徹底改革,但是實際上一般黨員的感受卻是五年來幾乎一成不變:領導人不變、決策模式不變、有影響力的人不變。
坦白說,國民黨自從失去執政之後,失敗的原因不斷複製,二○○四年後的表現更讓許多支持者傷透了心。國民黨號稱人才濟濟,但是由於黨內的諂媚文化,真 正優秀的人才反而敬鬼神而遠之,不願意在政治圈駐足,這就是馬英九儘管一再犯錯,卻仍然保持高人氣的原因,因為馬英九的操守是政治圈的「稀有動物」。
如果連戰能徹底拋棄舊的幕僚、舊的思維、舊的決策模式,有效網羅更多具有馬英九的操守、能力勝於馬英九的人,國民黨的未來才看得到希望。如果連戰有這樣的決心,競選連任才有意義,如果沒有這樣的決心,也應該儘快表明,不要再折磨閱聽大眾了!

時論-失去一次贏的契機,國民黨的路怎麼走?

Ð   失去一次赢的契機 國民黨的路怎麼走?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05-15
這次任務型國代選舉,從選前的民調顯示,國民黨似乎可以重新奪回第一大政黨的地位,但是選舉的結果再次印證:民進黨還是比較會選舉。這次選舉有兩項因 素造成選情有點撲朔迷離:(一)選情冷到冰點,似乎不利於善於選舉造勢的民進黨;(二)選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大陸行,炒熱國民黨的行情。
這次選舉是國內第一次以政黨為候選人的選舉,根據選前十天的一項民調顯示,超過七成的民眾不知道這次選舉的目的,五成以上不知道這次選舉是採用比例代 表制,六成以上不知道修憲的內容。自從解嚴以來,從來沒有一次的選舉像這次這樣冷清,一向擅長選舉造勢的民進黨,面對這次內容複雜的投票,提不出簡單、具 吸引力的訴求來炒熱選情。加上陳總統對連戰訪問大陸的態度和黨內不同調,引發民進黨基層支持者士氣渙散,反彈聲浪四起,逼得陳總統不得不以左批連宋,右打 這次修憲「等於實質制憲」的喊話鞏固基本盤。
連宋訪問中國大陸,使得中國議題佔據選前主要的媒體版面,間接造成民眾對國民黨的好感,似乎是選前看好國民黨勝利的主因,從連戰出訪歸來的民調可以證 實這樣的推測。根據某電視台的民調,認為連戰出訪對台灣社會和未來兩岸關係有幫助的民眾超過五成,而針對連戰帶回來的三項大陸「贈品」:熊貓、大陸人民來 台觀光、台灣水果輸大陸零關稅,超過五成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接受前兩項,而第三項則接近七成的民眾贊成。這些數據顯示連戰出訪大陸是受到過半數國人的肯 定,在選民不知為何投票的冷清選舉中,連戰選前的訪問似乎可以解釋國民黨選情在選前水漲船高的原因。
民進黨執政五年來,平均每年的平均國民所得是:民國89年12916美元,90年降至11637美元,91年是11627美元,92年是11841美 元,從衰退到停滯,93年台灣經濟稍有起色,國民所得上升到12793美元,今年四月升至13500美元,但是韓國卻在同時以13800美元的年平均所 得,第一次在國民的收入方面超越我們。這樣的經濟表現,雖然受國際景氣的影響,但是這個邏輯很難解釋過去國民黨執政,曾經面對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 暴,台灣的經濟仍然在亞洲一枝獨秀,部分選民因而決定投票意向。
四月二十六日連戰出訪,綠營人士到國際機場激烈抗爭,一方面當然是有些人想利用這次的機會爭取媒體暴光率,但是另一方面也顯示綠營對喪失兩岸主導權的 焦慮。綜觀民進黨內部對連戰出訪所呈現的雜音,以及執政後的政黨,還在用街頭抗爭、意識型態對立的方式表達抗議,暴露的是民進黨對兩岸問題的進退失據、無 所適從,一言以蔽之其實是執政者的無能。
國民黨在這麼多有利的因素下,還是先盛後衰,證明國民黨的黨務機器已經失靈,無法有效的運作。事實上國民黨從2000年失利到現在,從來就沒有嚴肅面 對其內部的病根,組織、人事一直苟延殘喘,以為2004年靠著藍綠基本盤就可以重新執政,然而卻事與願違,現在的藍綠版圖接近五五波,國民黨想靠藍綠結構 翻盤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只有痛定思痛、重新定位,國民黨才有機會。
從連戰的出訪其實可以找到國民黨贏的機會,這些年來民進黨在「本土化」和「台灣主體」的意識型態下,不只收編獨派,也激發台灣人當家作主的豪情,再加 上「台灣」、「中國」的簡單二分,這種製造敵我意識的選舉策略,不但強化內部的凝聚力和戰鬥意志,也使反對者擔心會被扣上「賣台」的罵名。國民黨內的「本 土化」呼聲也因此應運而生。其實國民黨談「本土化」是標準的「拿香跟拜」,不但讓民進黨主導選舉議題,轉移其執政的不堪,更致命的是讓國民黨完全喪失政黨 主體性。如果一個根據「本土化」而決定其投票意向的人,他為何要選國民黨這個「分身」,而不選擇「本尊」?
連戰回台得到五成以上的民調支持度,證明兩岸和解仍然是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心願,而從綠營對連戰的反彈強度,顯示兩岸和解是綠營最大的罩門,綠營的憤怒 反映的是其內在的焦慮、無奈和無力感。今後國民黨如果能跳脫「本土化」的泥沼,展現政黨自主性,致力兩岸和平,為台灣的未來找到最有利的出路,應該才是重 回執政之路的正途!

時論-賣台 獨裁語言 自由敵人 譴責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 壓迫他們放棄或噤若寒蟬 就是多數暴力

Ð   賣台 獨裁語言 自由敵人
譴責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 壓迫他們放棄或噤若寒蟬 就是多數暴力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05-08
連戰出訪,綠營使用最多的字眼就是「賣台」;宋楚瑜儘管有陳水扁總統的加持,仍難逃類似撻伐;昨天李前總統仍是痛批兩人「賣台」。陳總統前天的回應則令人激賞:不同的聲音是台灣多元民主的驕傲,並呼籲國人應有度量尊重不同政黨的政治主張。
自由的社會,人民對公共事務有不同的想法本就正常,美國哲學家羅爾斯晚期特別強調其理論是政治的自由主義,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合理多元的事實。 自由社會的特質是,合理的主張不是只有一個,即使具有充分理性的人真心誠意進行自由討論,他們對同一件事仍然會有不同的判斷。不允許理性辯論、堅持自己的 主張是惟一真理,而用詆譭或暴力脅迫不同意見的人,就是不合理的人。
筆者在七年前參與台北市長選舉輔選,被民進黨一重量級人士批為「新賣台集團」成員,事實上其中羅列的成員,有些我從沒見過面,但是言者卻信誓旦旦的指 出會面的時間地點。現在證明這種羞辱他人人格的說法根本子虛烏有,但是抹黑者從來沒有澄清,更甭談道歉。這次連宋出訪,「賣台」聲浪又起,這些激情指控者 不是不懂自由民主,就是為了一己之私。
約翰彌勒是「自由」最重要的捍衛者,他指出,民主社會對個人自由最大的威脅不是政府,而是操弄大眾媒體抵制或醜化不同意見。因為前者的獨裁牴觸民主政 治,不會被大眾允許;後者的獨裁是無形的,透過「背離人民利益」、「出賣國家」等抽象且具有情緒性語言,譴責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以壓迫他人放棄或改變想 法,或讓不同意見者噤若寒蟬,這就是多數暴力。
盧梭亦曾說:放棄自由等於放棄人性,因此剝奪一個人的自由等於剝奪他身為一個人的尊嚴和權利。如果民主政治最可貴的是「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未來」,自由就是民主政治的前提。
「賣台」是賣國賊的作為,這是何等嚴厲的道德指控。用這樣的字眼對付想法不一樣的人,如果根據彌勒的論點,這種排他行徑和獨裁無異;如果根據盧梭的主 張,這種作法不但沒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而且也侵蝕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價值。因此「賣台」是獨裁者的語言,是自由的敵人。

時論-公民新文學:從扁宋會談媒體新角色

Ð   公民新聞學─從扁宋會談媒體新角色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03-05
扁宋會以政黨和解為名,卻引發藍綠陣營激進派的強烈反彈,尤其獨派大老對陳總統的批判,彷彿深仇大恨。柯林頓總統接受東森新聞獨家專訪時表示,他和老 布希總統雖然意見不同,個人卻很肯定他,從來沒有質疑他對國家的愛,兩相對照,國人對待政敵的態度,似乎停留在封建時代。
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彌勒(John Stuart Mill)堅持主張言論和表達的自由,理由是:人都可能犯錯,尤其在自己最確定的事情上,最需要提醒自己是會犯錯的。彌勒認為,在一個真正自由的社會,不 同聲音或主張是常態,只有採取強迫或武力,才可能統一思想。多元也是自由社會特有的資產,因為敵對的主張可以提醒和挑戰我們自己之主張的合理性,用暴力壓 制他人的質疑,即使是真理,久而久之也會變成死教條。柯林頓在東森的訪談中說:「我們的政治對手,就是我們的朋友,他們顯露出我們的缺點,也顯示出我們的 錯誤」,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多元是自由社會的特色,則和解、容忍、妥協才是多元社會不同主張者和平共存的前提。因此不論扁宋各自的盤算是什麼,從對立走向和解、從劍拔弩張變成理性對談都是值得肯定的。
扁宋會引發這麼強烈的反彈,原因在於國人習慣於一元的思考模式,認定自己的主張是惟一的真理,為了真理而羞辱他人、排除異己似乎是尊貴的行為。然而人 不是上帝,體認到自己可能犯錯、允許別人反對的空間,才是民主公民應有的風範。如果多元是自由社會的常態和資產,如何使目前存在我們社會的多元對立轉變成 多元包容?媒體其實在這方面可以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根據經驗研究顯示,人們在同質性的團體中進行討論會產生團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個團體成員在經過討論之後,所形成的觀點往往比討論前更為極端,因為人類具有非常顯著的順從傾向,大部分人 (包括許多反叛者)都強烈受到他人想法和行為的影響。因此在沒有受到異議阻止下,基於順從和避免社會壓力的心理特性,一個立場溫和的女性主義同情者,參與 女性團體內部討論時,其立場會轉為強硬;一個政黨傾向本來中立的人,參與偏民進黨團體的討論,立場也會趨於「綠化」。因此學者認為,避免極化的最佳方式 是:確保公民在異質的情境中進行討論,讓不同的聲音和主張都能在討論中呈現。
面對台灣社會政治極化現象,媒體如果要發揮正面的貢獻,也許需要進行媒體轉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布洛德(David Broder)和新聞學者羅森(Jay Rosen),在1990年代倡導公民或公共新聞學(civic or public journalism),基本想法是:媒體在政治上所扮演的角色不應該像過去一樣,只站在政治社群的背後報導其病態,而應該變成積極份子,刺激公民參與, 導引公民投入公共辯論,使媒體的報導能代表真正人民的聲音。也就是說媒體作為一種工具,應該用來改變和改善政治辯論。所以鼓勵理性討論和傾聽他人聲音,以 培養深思熟慮的閱聽人,應該是媒體在多元社會的職責,因此參加談話性節目的來賓如果只會硬拗,媒體應該將他列為拒絕往來戶。
公民新聞學也強調媒體應該改變以往冷眼旁觀、甚至製造對立衝突、唯恐天下不亂的性格,應主動挖掘一般人民關心的問題,透過這些議題質問政治人物的作 為,而不是任由政治人物創造議題;也可以透過公民會議促成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和政治人物之間認真對話、理性溝通。誠如柯林頓總統所言,社會的通病是聽不 到別人的聲音,扁宋會後媒體報導的焦點不應該擺在獨派大老的反彈,因為堅持自己意識型態優先的人畢竟是少數,而應該深入探討「和解」在多元社會的意義;促 成對立雙方平和、耐心聽取彼此的想法;甚至設定如何務實促進兩岸和平的公共議題,引發一般公民廣泛討論,讓大多數人的心聲佔據媒體版面,體現人民當家作主 的民主真諦。
過去的媒體以政治人物或名人為核心,所以淪為這些人做秀的工具,公民新聞學所追求的新媒體則是以人民為核心,關心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所以是和人民在一起、站在人民這一邊,是人民的媒體。如果能朝這個方向發展,媒體一定可以從此擺脫「社會亂源」的污名。

時論-私心,把競爭搞成鬥爭

Ð   私心,把競爭搞成鬥爭   Р
 
聯合報 2005-02-22
最近媒體對馬英九參選國民黨主席一事,以及我和馬團隊之間的關係,有些誤導、完全失焦。
我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不是任何人的附庸,從半年多前到此刻,我從未參與馬團隊任何會議,完全不知道他們的決定,所以我所寫的,當然只是我個人的意見,把我所寫的文章解讀成「馬團隊出招」,不但對我的自主性不夠尊重,也對馬英九不公平。
這次事件凸顯台灣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民主政治不只是選舉,公民對不同意見的包容、對多元的尊重、對社會公義的維護,以及理性對話的風度等,都是成熟民 主社會不可或缺的價值。我研讀倫理學和政治哲學(尤其是自由主義)超過二十年,深刻體認到台灣民主政治的病根不在制度,而是公民的素養,一個對自由民主政 治的根本價值普遍缺乏瞭解的社會,很難發展出令人滿意的民主文化。我在投書媒體的文章中分析王院長參選黨主席的可能性,完全是說理而沒有謾罵,王院長的支 持者可以反對我的看法,但是用輕蔑或仇視的態度對待我,暴露的反而是對民主價值的無知,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曾說:「我不贊成你的意見,但是我誓死捍衛你如此 主張的權利」,這才是民主寬容的真諦。
最令我遺憾的是,在這次事件中公共空間幾乎完全被私利的考量淹沒,最容易近用公共領域的政治人物和媒體,似乎只關心切身的利益和危機處理,而漠視「提升民主化」這個公共價值。
王院長能不能當選和我「認為」他會不會當選根本是兩回事,王院長當選與否當然是一個值得理性討論的公共議題,我的看法也許不成熟,絕對歡迎反對的意見 加入討論,形成公共論壇,這對王院長未來的決定應該也有幫助。智者千慮總有一失,愚者千慮總有一得,如果王院長的支持者因護主心切而動怒,反而失去可能有 益的建言。靠理念結合的政黨,不會因為黨內的激烈競爭,而傷及對外的團結;我所憂心的是,長期執政的國民黨吸納許多因利益而結合的成員,所以只要競爭就被 私心搞成鬥爭。因此即使馬英九不衝太快,只要他投入選舉,就會被渲染成破壞黨內和諧,因為他當選等於某些人的利益受損,王院長說:「只有連戰續任,才不會 破壞黨內和諧」就是這個道理,但是這也是國民黨的危機。
基於黨內和諧,馬英九應該不會再找我加入他的團隊,也許這樣的妥協比較合乎當前的國民黨文化,令我失望的是,馬英九雖然維持了「表面和諧」,卻失去利 用這次機會促成黨內民主化的反省。我跳出來論述黨主席選舉,完全因為看不慣國民黨停留在「揣摩上意」、「明一套暗一套」的選舉文化,把馬英九參選說成「逼 宮」,完全出自一種封建的價值觀,這種想法不但無法吸引年輕人,更和開大門、走大路的成熟民主政治背道而馳。在任何一個先進民主國家中,即使黨內競爭,任 何有意願的人不但勇於公然表態,而且必須及早表態,以做準備;參與競爭的候選人彼此唇槍舌戰,卻沒有人會用「破壞和諧」譴責對手。如果國民黨內的民主化腳 步趕不上社會的期望,黨意就會和民意產生落差,這樣的國民黨將面臨被民主浪潮滅頂的命運。做為一個資深的國民黨員,我擔心國民黨失去競爭力、更擔心執政黨 失去制衡的力量,因為一旦執政者失去制衡,權力使人腐化,最後受害的是全民。如果馬團隊只從短期切身的利害考慮,把我對黨和國家的長遠關懷用「麻煩製造 者」作註腳,遺憾的一定不只是我,還有那些不在乎誰當黨主席而憂慮台灣未來的有識之士。
至於媒體,除了傳達真相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和捍衛自由、民主、正義等公共價值,在這個事件中媒體更應該做的是:促成民主文化和價值的公共論述,如果 媒體只為了戲劇性效果、增加「劇情」張力,而凸顯對立、捕風捉影,實在有失第四權之責。而那些對我心存不滿的人,如果罵我可以撫平心中的憤怒,我願意承受 所有的責備。

時論-王馬之爭?未必成真!

Ð   王馬之爭?未必成真!   Р
 
中國時報 2005-02-19
自從馬英九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以來,媒體對王馬之爭的描述繪聲繪影,好像王金平和馬英九一定會在黨主席選舉上交鋒,事實上這是太不瞭解國民黨陳腐的黨內文化所致。我認為馬英九既然已經公開表示參選到底,王金平甚至連戰會加入戰局的機會實在微乎其微。
如果我是王金平,一定不會參與這次的黨主席改選,一方面因為民調遠不如馬英九,更重要的是連戰或王金平這些黨內大老級人物,都有輸不起的壓力。馬英九 雖然年紀已經不輕,但是和連、王相較都還是晚輩,馬英九不畏戰,因為他具有輸得起的優勢。此外誠如外界分析,以國民黨目前的黨員結構,王金平的勝算不大, 如果輸了黨主席,想像更上一層樓的機會幾乎等於是零。
如果王金平不參與這場選舉,至少有兩個好處:一、馬英九一人同額競選,投票率一定會降低,一場沒有對手的選舉,對勝方的加分不會太多。二、國民黨目前 面臨許多棘手的問題,以馬英九「不沾鍋」的性格,和大多數的黨籍立委交情不深,黨內真正願意為他賣力的人士相當有限,一旦馬英九被市政、黨務搞得焦頭爛 額,王金平在二○ ○八年才有機會。
如果王金平加入這場選舉,選輸了不但二○○八年沒機會,即使馬英九接下來的黨務做不好,他還是沒機會,因為「王金平選輸過馬英九」一旦成為事實,「王 金平不如馬英九」就會成為泛藍選民的「普通常識」,泛藍的支持者會替馬英九的黨務挫敗找藉口,甚至可能怪罪黨內「本土派」扯後腿。因此王金平不選黨主席, 以一個「沒有失敗過的立法院長」,相較一個黨務、市政怨聲載道的馬英九,也許這是王金平代表藍軍參選總統惟一的契機。
其實讓馬英九一人參選,對國民黨也較有利。有人可能認為一人參選不能促成黨內民主化,但是民主化是一種文化,不是靠一次選舉就可以達成,事實上國民黨 內長期就是一個不民主的文化,只有靠馬英九這種和舊氣息格格不入的人當主席,將來的國民黨才有民主化的可能性。更何況馬英九為了二○○八年,一定會銳意革 新,而目前的國民黨也只有全面換新,才可能有一線生機。
連戰和王金平都是聰明人,也都很深諳中國傳統政治的「面子」文化,懂得何時進場和退場,所以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大概只有媒體的敲鑼打鼓,不會有真正的武戲上場。

時論-政治家擔苦難 能讓包袱變恩寵?

Ð   政治家擔苦難 能讓包袱變恩寵?
民意寵兒長期被讚美包圍 面對責難 自我合理化會多於內省   Р
 
聯合報 2005-02-15
馬英九對參選國民黨主席一事,終於公開表示「願意一試」。其實去年總統大選以後,每次聚會朋友都會問我:「馬英九該不該選黨主席?」雖然我和馬市長過去有些交情,但是近半年來幾乎沒有互動,不過我對他決定參選黨主席倒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對朋友的問題,我一貫的答案是:就看他想當政客,還是要當政治家,如果只想當一名政客,就不必選黨主席;如果有心當政治家,就一定要選。而所謂政客和政治家的差別,我引用美國哲學家羅爾斯的話:「政客在乎的是下一次選舉,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個世代」。
如果馬英九只為了個人二○○八年的選舉,最好不要選黨主席,因為國民黨主席一職是一個包袱而不是恩寵。黨產問題錯綜複雜,還涉及許多個人的利益;以目 前國民黨的處境,黨工縮編勢在必行,但是連戰在裁員問題上臨時喊停,等於留給續任黨主席一個燙手山芋。其他諸如黨內生態、人才凋零、組織散漫、黨的方向和 理想不清、戰鬥意志低落等問題,黨主席除非有過人的作為,否則很難是一個加分的位子,做不好不但害黨,也替自己的政治前途減分。所以如果只為總統大選,馬 英九選黨主席絕對是一個冒險。
以馬英九目前在藍軍的聲望,只要持盈保泰、穩住市政,二○○八年藍軍的候選人非他莫屬,下屆總統大選泛藍陣營中如果有人想出來和他競爭,一定會被泛藍 的支持者群起而攻之,因為泛藍已經禁不起分裂,主流民意一定是支持馬英九,到時候民意會像海嘯一樣,幫馬英九徹底清除參選總統的所有障礙。所以如果馬英九 只為個人參選總統鋪路,擔任國民黨主席絕對是不智之舉,馬陣營中反對馬英九參選黨主席者,應該也是這種盤算。
但是如果馬英九想當政治家,就一定要選黨主席,因為政治家永遠把國家和政黨的利益擺在個人利益前面,由於國民黨目前的處境堪憂,而舊思維和舊領導模式 似乎會不斷複製失敗,所以泛藍支持者的士氣持續低迷,有史以來國民黨黨主席位子第一次成為一個沈重的負擔,而在這樣的關口,勇於扛包袱、跳火坑、擔苦難才 是政治家的行徑。令我欣喜的是馬英九畢竟是一個有使命感、願意承擔苦難的政治人物。
但是令我擔憂的是馬英九能不能替泛藍帶來真正的希望。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好人不一定是好公民。」也就是說好人不一定能處理好公共事務,好人不 一定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從長期的觀察,馬英九正直、善良、認真、負責,絕對夠格稱為「好人」,但是從他在台北市政的表現,卻不免令人擔心其領導能力。政治 決策攸關全民禍福,動機良善並不能保證決策正確,所以令人尊敬的政治領袖最重要的德行是:知人善任、聽得進逆耳忠言。
馬英九是民意的寵兒,長期被崇拜和讚美包圍,根據英國思想家彌勒的觀點,一個領導者習慣於部屬的完全順從,久而久之會對自己的主張充滿信心,而把外界 的批評認定是基於對自己不瞭解或誤解,所以一旦面對責難,澄清和自我合理化會多於內省和自責,也許這就是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認真負責的馬英九,政績卻比不 上謝長廷的原因。
黨主席是一個包袱,但是最差的環境也是最容易展現改革成效的環境,所以懂得善加利用,包袱可以成為恩寵。

雜文-笨蛋!問題不在合併

Ð   笨蛋!問題不在合併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4-06-05
除了驗票、追查真相的努力之外,「國親合併」是國親敗選後至今唯一比較積極的作為,民意調查似乎支持這個方案,但引起爭議反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對國親形象可以說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國親合併」首先暴露的是國民黨內部路線的鬥爭,所謂「本土派」立委擔心「國親合併」會嚇走更多「本土」選民,尤其在中南部,宋楚瑜已經被民進黨妖魔 化,年底立委選舉在即,中南部立委基於選區支持者的壓力,以及個人政治前途的考量,「砲打黨中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國民黨「本土派」立委的思考模式完全 落入民進黨的論述邏輯,如果走「本土化」的路線才是對的,重視「本土化」的選民何必選擇國民黨「分身」,而不選擇民進黨「本尊」呢?
「國親合併」不只造成國民黨內部的分裂,也凸顯國親之間的衝突,針對國民黨「本土派」立委的嗆聲,親民黨立委的回應也充滿了敵意,從國親立委互相攻訐的言辭,實在看不到理想或理念,只看到權謀和利益。
為什麼人民普遍支持「國親合併」,國親內部卻爭論不休?道理很簡單:人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在野黨監督執政黨,所以期待在野勢力集結,代替人民有效地監 督政府;而國親的政治人物想的則是自己的政治利益。為什麼不是「國親新合併」?因為新黨會分掉親民黨的立委席次;為什麼不是「在野聯盟」?因為只想到如何 強化政黨的力量,沒有想到如何替人民監督政府。
民主國家中政黨想取得政權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一個把政黨利益擺在人民利益之前的政黨,很難取得政權。在野黨永遠要比執政黨更有理想,才可能嬴得民心,取得執政。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聽不到為什麼要「國親合併」的理想性論述,只看到爭奪政治地盤的勾心鬥角。
今年的總統選舉其實已經證明只玩「合併」戰術,而缺乏政黨理念的戰略方向,根本沒有辦法讓國親一加一等於二,不論司法審判的最後結果如何,連宋的選票 比四年前減少了一百五十萬票,如果加上民進黨不太漂亮的執政成績單,連宋流失的選票恐怕比賬面上的還要多。大選前的合作結果沒有加成作用,選後讓民進黨再 執政四年,如果國親還是只有「合併」的策略,將來藍軍的餅會越來越小是絕對可以預期的。
庸俗的政治鬥爭、價格取向的功利社會,已經使台灣人民對未來失去信心,所以國民黨救亡圖存的關鍵不是和親民黨合併,而是如何找回人民的信心和期待。每 一年都有三十萬新的選民產生,國民黨重新執政的契機,不是緬懷過去的經濟成績,而是建構一個理想藍圖,強調人民的尊嚴和價值,讓大多數人民覺得:支持國民 黨,就是支持自己的未來和希望。
選後的國民黨在形象上並沒有太大的改善,因為現階段的國民黨只會專心檢討別人、卻無心檢討自己;只在乎黨如何壯大,卻忽視人民的期待和聲音。如果國民 黨的決策者能夠完全忘記國民黨本身的利益,一心一意只想如何替人民謀福利、為國家圖進步,國民黨才有可能脫胎換骨、浴火重生。
事實上類似「承認總統大選已經輸的人請離開國民黨」這種排他性的說法,只會讓同志越來越少、離執政的路越來越遠。因此國民黨現在最需要的是視野,拉高 格局、拉長戰線,忘記大選的恩怨,包容所有黨內或黨外的不同聲音,團結所有在野的力量,做一個忠誠的反對黨,徹底丟掉操守有問題的政客,拉拔具有理想性格 的新人,這樣不但能夠開創國民黨新的契機,也可以吸引具有不同於「舊國民黨」思維的人加入國民黨,這才是人民樂見兩黨政治、良性競爭的新格局。
如果驗票結果沒有翻盤,不論向國民黨的歷史負責或是為了自己的尊嚴,連戰應該做的是:對全國人民公開宣佈下台時間表,並說明下台前他要做到的幾件事, 譬如宣示:完全終結不義的黨產,屬於人民的一定回歸人民;國民黨的決策徹底民主化,基層黨員的決定就是黨的方向;今年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的提名,要讓社會看 到的不是酬庸或分贓,而是呈現出社會的良心。這樣做連戰不但可以替自己加分,也可以替國民黨加分,也才能使國民黨像孫中山革命時期一樣:用理想吸引群眾, 而不必靠合併!

雜文-「討債公司」不如「賺錢公司」

Ð   「討債公司」不如「賺錢公司」   Р
 
聯合報 2004-01-16
離總統大選還有六十幾天,相信此刻國人心中最大的願望是:趕快投票,因為這場選舉進行到現在,人民彷彿被迫接受一場心靈凌遲,大家心中的厭煩和無奈,似乎已經接近無法承受的臨界點。王永慶、李遠哲、林懷民三位先生的公開呼籲,其實道盡大多數人民心中的真正感受。
照理說,在一個代議民主的社會中,人民只有在每一次的選舉,才真正當家作主。一個成熟的民主選舉,執政黨應該拿出「執政成績單」,作為爭取連任的依 據;而在野黨為了取得政權,應該針對執政成果提出檢討,告訴人民:「為什麼換黨執政會更好」的具體理由;而人民則針對各競爭政黨的治國藍圖,選擇一個對社 會前途、人民幸福比較有利的政黨。
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我們現在的選舉不但是一場沒有執政黨的選舉,也是一場不及格的民主競爭。民進黨是執政黨,可是從追討國民黨黨產到清算連戰家產, 沒有一樣和「證明其執政能力」相關,姑且不論民進黨承認的「小數點點錯」這件事有多嚴重,即使民進黨所提出來的指控都成立,也只證明過去的國民黨黨產有不 正義的取得、連戰匿報財產,但並沒有證明民進黨有能力讓人民活得比以前好。
其實「制衡」才是民主的真諦,不只是行政、立法兩權分立是基於「制衡」的理念,在野黨挑剔、為難執政黨也是基於監督和制衡,民主國家中執政黨本來就必 須承受較多的指責和批判。但荒謬的是,從選舉到現在,執政黨主要扮演的卻是攻擊、批判的角色,在野黨反而處於辯解的地位,這種「執政像在野、在野像執政」 的現象,也許可以稱為台灣社會所創造的另一項奇蹟。
民進黨也許會回應說:「追討國民黨不義黨產是為了還財於民。」但是人民不只期待一個像「討債公司」的執政黨,更期待執政黨像一個「賺錢公司」。即使民 進黨繼續執政以後,可以替人民討回一棟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但是一個錯誤的政策,如核四的停建復建,國家財富的損失就是好幾棟中央黨部大樓,更何況民進黨 執政四年來,人民財富的縮水遠超過欲討回的中央黨部大樓不知凡幾。
司法獨立是民主政治的另一個指標,在成熟的民主社會中,只有經過正當的司法程序,才能認定一個人是否違法,所以黨產是否不義、連戰是否匿報財產或涉及逃漏稅,不是由政治人物自己蒐集的證據就可以定罪,否則我們何必還需要獨立的司法?
「公正」不是兩邊各打五十大板式的「形式中立」,在促進民主升級的標準下仍然可以斷定是非,我們期待社會公正人士不只是發表一篇宣示性的聲明,而且應 該站出來,實際檢驗每一個選舉動作,明白指出那一個作為違反民主的價值,否則「抹黑」也可以拗成「追求真相」,選舉文化的提升仍然是遙遙無期!

雜文-執政者操弄選舉 有礙民主深化

Ð   執政者操弄選舉 有礙民主深化
執意舉辦公投 若只為了鼓動激情 會壓縮理性思考空間   Р
 
聯合報 2003-12-14
姑且不論陳總統執意公投是否影響對美外交,「舉辦防禦性公投可以深化民主」的邏輯,其實顯示的是:執政者操弄選舉的意圖高於深耕民主的決心。
民主政治不等於投票,投票是民主政治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於人的差異性,自由社會的公民自然會產生多樣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對公共政策的判斷也 不同,所以核四的爭議其實沒有那一方是真理的化身,只是對立雙方對各種價值的優先性有不同的排比而已。當公民對公共政策產生爭議,而且各方都堅持己見,投 票是決策最後的訴求。
但是並非公共政策一有爭議,就立即訴諸投票,而是要先經過一些民主程序,因為民主的核心精神是:它是一個集思廣益的決策過程,所以一個真正成熟的民主 國家,任何決策必須經過各方討論、辯論。所謂「尊重少數、服從多數」,就是在投票以前,能夠讓少數充分表達它的意見和理由,透過講理的過程,也許少數可以 說服多數,但是一旦少數所持有的理由都被充分理解以後,多數仍然不被說服,少數就必須服從表決的結果。
當代民主理論受到廣泛討論的所謂「慎思民主」,就是強調民主決策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過程,而且公民在參與整個討論的過程中,所提出來的任何論點都應該合乎公共理性的要求,也就是說論辯中所援引的理由,必須合乎證據原則,是公眾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因此深化民主最重要的是培養公民理性思考、理性論辯的能力,以及容忍和尊重不同意見表達的機會。十九世紀自由主義大師約翰彌勒在《論自由》一書中,對 言論自由極力捍衛,他主要的依據是:人都可能犯錯。所以真理是越辯越明,隨時準備被「道理」說服而放棄自己原來的想法,才是一個民主公民最基本的素養;一 個普遍講理的社會,才是一個進步的民主社會。
核四是國人長期爭論的議題,正反雙方已經有比較具論理式的公開陳述,所以也許是適合公投的一個議題。反觀陳總統的「防禦性公投」,實在看不出具有任何 爭議性的內容。如果陳總統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爽」一下,花四、五億元進行一個沒有實質意義的投票,代價似乎太大;如果這是為了鼓動支持者的激情,也許對 鞏固選票有所幫助,但卻會壓縮理性思考的空間,反而有礙民主深化。
台灣許多以「民主改革」自居的政治人物,其實對民主政治的哲學基礎幾近無知,他們以「自以為是」的民主,以「我就是民主化身」的威權性格,誤導社會大 眾對民主的認知,造成每次選舉都成為一種政治折磨,人民並沒有因為「做頭家」而比較快樂。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內有許多法政出身的優秀人才,面對陳總統似 是而非的主張,卻聽不到太多的雜音。回想民進黨在野時期對民主理想的堅持,現在卻成為一言堂,難道權力真的這麼容易讓人腐化?
民主政治不等於投票,投票是民主政治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於人的差異性,自由社會的公民自然會產生多樣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對公共政策的判斷也 不同,所以核四的爭議其實沒有那一方是真理的化身,只是對立雙方對各種價值的優先性有不同的排比而已。當公民對公共政策產生爭議,而且各方都堅持己見,投 票是決策最後的訴求。
但是並非公共政策一有爭議,就立即訴諸投票,而是要先經過一些民主程序,因為民主的核心精神是:它是一個集思廣益的決策過程,所以一個真正成熟的民主 國家,任何決策必須經過各方討論、辯論。所謂「尊重少數、服從多數」,就是在投票以前,能夠讓少數充分表達它的意見和理由,透過講理的過程,也許少數可以 說服多數,但是一旦少數所持有的理由都被充分理解以後,多數仍然不被說服,少數就必須服從表決的結果。
當代民主理論受到廣泛討論的所謂「慎思民主」,就是強調民主決策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過程,而且公民在參與整個討論的過程中,所提出來的任何論點都應該合乎公共理性的要求,也就是說論辯中所援引的理由。

雜文-公投像不像文革有那麼重要嗎?

Ð   公投像不像文革有那麼重要嗎?   Р
 
聯合報 2003-09-20
稍微有點國語文能力的人都知道,所謂「斷章取義」就是在引用別人言論內容時,忽略別人真正的意涵,而使第三者產生不同於言說者原意的印象。
因此「原音重現」並不是「沒有斷章取義」的充分條件,因為如果重現的部分並不是言說者的原意或主旨,也算是斷章取義。舉個例子來說,假設連戰公開表 示:「如果陳水扁總統能讓台灣人民的幸福加倍,我願意支持他連任。」如果有人將這句話轉述成:「連戰先生願意支持陳水扁總統連任。」這雖然是「原音重 現」,但難道不是斷章取義嗎?
從行政院公布的錄音帶,馬英九市長顯然沒有直接說「公投像文革」,但如果將其談話內容摘錄成:「不先立法就搞公投有點像文革」,應該不算是斷章取義, 而這也和馬市長以前見諸報端對公投的看法、以及他事後強調「像文革」是指「違法違憲」,而不是指公投的精神相通。但是「不先立法就搞公投像文革」和「公投 像文革」差距何止倍蓰?
在林佳龍發言人公布院會部分的錄音帶之後,馬市長要求公布全部的錄音帶,原因是當天他發言的重點並不是「公投像不像文革」,而是公投應該先立法。事實 上「公投像文革」這類的比喻是否恰當可能會仁智互見,但如果為這樣的比喻是否恰當爭論不休,不但問題的模糊焦點,對培養社會大眾冷靜、理智處理衝突的民主 風度也無任何助益。因此任何稍有識見的人都知道,如果要對「公投」議題進行有意義的討論,應該呈現的是支持和反對者的理性論辯內容。
行政院院會是一個閉門會議,行政院官員在院會中對政策所產生的歧見,以及支持某一特定立場的理由,身為發言人如果能將這些辯論的「牛肉」部分公諸於 世,絕對可以給一般民眾在思考相同問題時,提供廣且深的視野。因此即使馬市長在院會中真的說過「公投像文革」,轉述馬市長整個論述內容中無關緊要的部分, 反而會轉移社會認真思考「公投是否需先立法」如此嚴肅且重要的議題?
其實「公投像不像文革」不應該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不只是因為這個問題在多元的社會不可能產生一致的答案,而且我們的民主程度是否成熟也不是建立在這 樣的問題之上。不論媒體或社會大眾在討論「公投」這個議題時,應該全力關注的反而是:「沒有法源的公投是否有違民主法治的精神?」對這個問題理性、嚴肅的 探討和爭辯,可以使全國官員、民代和一般人民,對「自由」、「民主」與「法治」這麼重要的概念之間的關聯,以及法律在自由民主社會的定位,能有進一步深思 和理解的機會,這才能促進民主政治的成熟發展。

雜文-「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不是無聊的問題─從北一女兩位同學自殺談起

Ð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不是無聊的問題─從北一女兩位同學自殺談起   Р
 
聯合報 2002-02-20
北一女兩名優秀的同學自殺身亡,社會大眾都充滿了遺憾和疑惑,為什麼一個家庭和樂、成績優異、前程似錦的青年會選擇死亡﹖為什麼一個政客口中充分享有 自由、民主、均富的社會,她們會認為不適合生存﹖也許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兩名學生的遺書所顯示的輕生理由,簡直無法令人理解;但是在她們兩人的心目中,也 許這些不能理解她們的人,也令她們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多人可以在這樣無聊的社會中活得津津有味?為什麼這多人只追求感官的享受和滿足,卻不必問活著的意義 是什麼﹖為什麼這些一天到晚爭名逐利的人,卻能義正詞嚴地批評社會缺乏正義?
也許這兩位同學冷眼旁觀這個現實社會,發現社會大多數人的生活,不是自欺欺人,就是自我矛盾。也許對她們而言,父母、師長所有的告誡和教導,只是一些 美麗的口號,其實生命並沒有什麼價值,人生說穿了,只不過是吃飽飯等死,書本中和父母口中所有的生命道理,都是害怕面對死亡的托詞,既不真實也不具說服 力。
其實大多數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完全不關心生命意義的問題,在他們一生中「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之類的問題,永遠不會在他們的腦際駐足,他們不需要生命 意義的解答,也照樣快快樂樂地過一生。但是對於有些人,他們不只會質疑生命存在的意義,而且對於世俗所流行的生活態度,並不能消解他們心中的疑惑。有些人 認為:「人生就是及時行樂,哲學似的生命思索毫無意義。」有些人則認為:「人生就是追求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賺億萬錢財、住豪屋華廈、開名牌轎車,就是人 應該追求的目標。」然而這些普遍被一般人所接受,並身體力行的現實、時髦的人生觀點,並不一定能滿足某些人對生命意義的探索。
十九世紀英國政治哲學家彌勒(John Stuart Mill)曾經指出,生命是獨特的,所以每一個不同的生命個體需要一套獨特的生命答案。台灣社會由於過於現實功利,大多數人都以社會大眾所追求的價值為價 值,所以對於親人或子女的要求,也往往以社會的標準為依據,完全不考慮個體的獨特和差異性。對我們社會而言,所謂「有成就」,就是錢賺得多;大學聯考考上 第一志願就是有出息。如果一個高中生在選填聯考志願時,以哲學系作為第一志願,他的父母一定極力反對,理由是:「哲學系能當飯吃嗎?父母反對你,還不是為 你好。」天下的父母大部分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頭地,可是卻往往忽略了子女的特殊性,一句「為你好」就為子女決定了未來。
我們應該從北一女這兩位同學的死得到一些啟示,天資聰穎、成績優異之類世俗的讚賞,並不能滿足她們對生命意義的肯定。其實對於越聰明、越有觀念的人, 生命意義的問題也就越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兩千多年來,許多偉大的哲學家持續思考一些一般人所謂「無聊的問題」的道理。如果在這現實短視的社會,大家能因 這兩位同學的死亡,冷靜的思考哲學智慧對人類可能的貢獻,讓探索這類問題的人,不再被社會視為「怪胎」而加以蔑視。如果社會大眾的現實觀點能對獨特的想法 更具寬容,使現實對個人追求獨特生命解答的社會壓力減輕;使對生命有疑義的人,不必躲在陰暗的角落自我摸索,不會因他人異樣的眼光和乏人關心或指引而走上 極端,也許她們的死會變得有價值。
其實哲學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活水源頭,只有一個沒有深度、缺乏理想的社會才會輕視哲學,在台灣這麼一個物質豐足卻理想喪失、人心迷亂的社會,如果像北 一女這麼優秀的學校中,沒有人能為這些資質聰慧的特殊人類解答生命,恐怕將來還會出問題。在一片積極推動文化建設的呼聲中,又有誰真正意識到哲學教育才是 文化的根苗?

雜文-校園鋼管秀,不只是尺度問題

Ð   校園鋼管秀 不只是尺度問題   Р
 
中國時報  2001-06-09
貴報六月八日焦點新聞版刊載的兩則新聞,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一則是師大附中畢業典禮演出古羅馬競技場的戲碼,另一則是中正大學的畢業舞會邀辣妹大跳 艷舞。姑且撇開道德禮教,不去質疑中正大學的作法是否適當,但是大學生以邀請「外人」表演的方式慶祝畢業,顯然品味和創意遠遜於高中生。
在大學教書十多年,也曾經當過課外活動組主任,而到現在為止,每一年都擔任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我深深感受到大學校園有越來越世俗化的趨勢,許多大學生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已經和社會大眾幾乎沒有區別,大學生漸漸失去以往的理想性格和對國家社會的使命感。
即使當前的社會功利氣息瀰漫,但是一般人對大學裡的成員,不論老師或學生,都還有一點尊敬,可悲的是大學裡的成員似乎越來越不知道這份「尊敬」的根 源。其實社會大眾尊敬大學教授、禮遇大學生,不是因為他們會讀書,而是「會讀書的人也會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傳統邏輯使然。傳統上我們認為大學是社會向上提 升的力量,是社會良心的最後一道堡壘,是理想主義者的聚落。如果那一天社會大眾發現,會讀書的人也是自私自利,對社會缺乏關懷、對人類沒有熱情,相信以後 沒有人會再尊敬大學裡的成員。事實上,這也是大學教授的地位不再如以往崇榮、大學生不再像以前一樣受到另眼看待的原因。
也許有人會認為,何必賦予大學那麼高的格調?大學生要怎麼玩社團、要不要上課,都是個人生活品味的一種選擇。但是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台灣的每一所大學 都受到政府的補助,所以每一位大學生或多或少都在花納稅人的錢,以上課為例,大學生把蹺課當成是自己的生活選擇,納稅人為什麼同意乖乖出錢讓大學生享受私 人的生活趣味,規畫自己生活方式?如果大學生的格調不高、人民不期待大學生將來貢獻社會、間接造福納稅人,人民為什麼要傻傻繳稅,讓大學生享受廉價的知 識?聰明的大學生難道其中的道理都想不通嗎?
大學生不是一般公民,因為他們只享權利而沒有盡實質的義務,大學生現在所受到的禮遇,都是因為社會期待他們「將來可以回饋社會」。
如果有人認為,中正大學請辣妹跳舞是一種創意,這對中正大學的學生其實是一種侮辱,因為大學生的創意居然這麼貧乏。如果請外面的人來辦活動就是學校社 團存在的價值,今後各大學不必再補助學生社團,只要把所有的課外活動經費直接包給傳播公司,由傳播公司到學校辦活動,節目一定比現在的學生社團活動精彩。 其實社團活動本身也是大學教育的一環,法律上學生當然「可以」請辣妹來表演,但是這樣做完全扭曲社團活動的教育意義。
這次的事件不是只有中正大學的師生應該反省,所有大學裡的成員都應該認真思索大學存在的價值,當前的校園文化,我認為,如果一個社會的大學普遍失去理想,社會可能也會失去希望和未來。

論文著作

  • 宗教少數團體可否拒絕政府的教育?
  • 公民身分:認同與差異
  • 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
  • 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
  • 審議民主與社會正義
  • 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
  • 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
  • 自由社會與公民道德
  • 自由主義與文化權利
  • 自由主義可否包含多元文化論?
  • 自由主義與我國的公民道德教育
  • 心靈解嚴:公民教育與民主深化
  • 自由社會倫理體系中家庭的定位
  • 多元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
  • 專業倫理和社會責任
  • 公共理性的功能及其限制
  • 社會責任、公共利益與專業倫理
  • 審議式民主在公民養成中的重要意義
† 專書 title †

* 林火旺,2010.10,《為生命找道理》。臺北,天下雜誌。
* 林火旺,2009.08,《基本倫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 林火旺,2006.11,《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臺北,寶瓶文化。
* 林火旺,2005.07,《正義與公民:自由主義的觀點》。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 林火旺,1999.10,《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 林火旺,1998.03,《羅爾斯正義論》。臺北:臺灣書店。
* 林火旺,1997.01,《倫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 林火旺,1993,《自由主義與社會正義》。臺北:書林。
* 林火旺,1988.12,The Revolt against Traditional Ethical Theories(博士論文)。美國:愛荷華大學。
* 林火旺,1981.01,《從儒家憂患意識論知行問題》。臺北:正中書局。

† 推薦序 †

* Luc Ferry,孫智綺、林長杰譯,2009.03,《給青年人的幸福人生書-學習人生、愛與寬容》。臺北,商務印書館。
* Harry G.Frankfurt,南方朔譯,2006.09,《放屁》。臺北:商周。

研究-國科會研究

研究-國科會研究

‡   國科會研究獎勵   ‡
  • 199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二期甲種獎,“The New Revolt Against Traditional Ethical Theories”
  • 199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二期甲種獎,〈多元價值和「對」的優先性〉
  • 199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二期甲種獎,〈羅爾斯正義論中人的觀念之探討〉
  • 199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二期甲種獎,〈政治自由主義與道德生活〉
  • 199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期甲種獎,〈自由主義與政治中立〉
  • 199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期甲種獎,〈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
  • 199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期甲種獎,〈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
  • 1997,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期甲種獎,〈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
  • 199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期甲種獎,〈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
  • 199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期甲種獎,〈自由主義與文化權利〉
‡   國科會研究計畫   ‡
  • 1995,哲學學門現況與發展研討會,執行起迄:1995.03.01~1995.07.31
  • 1996,自由主義與公民意識:理論與實務,執行起迄:1996.08.01~1997.12.31
  • 1997,面對差異: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及其限制,執行起迄:1997.08.01~1998.07.31
  • 1998,Will Kymlicka的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執行起迄:1998.08.01~1999.07.31
  • 2000第一期,文化差異與容忍限度,執行起迄:1999.08.01~2000.07.31
  • 2000第二期,政治自由主義與公共理性,執行起迄:2000.08.01~2001.07.31
  • 2002,容忍是一個獨立價值嗎?,執行起迄:2002.08.01~2003.07.31
  • 2003,穩定性的正當理由─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執行起迄:2003.08.01~2004.07.31

‡   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1995.07,〈哲學學門現況與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計畫編號:NSC84-2421-H-002-001。
  • 1997.12,〈自由主義與公民意識:理論與實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86-2417-H-002-013。
  • 1998.10,〈面對差異: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及其限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87-2411-H-002-010。
  • 1999.10,〈Will Kymlicka 的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88-2411-H-002-004。
  • 2000.10,〈少數族群可否拒絕政府的教育?──自由社會公民教育的意義與限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89-2411-H-002-019。
  • 2001.10,〈政治自由主義與公共理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89-2411-H-002-046。
  • 2003.10,〈容忍是一個獨立價值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91-2411-H-002-015。
  • 2004.10,〈穩定性的正當理由──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 NSC92-2411-H-002-028。

研究-文集與研討會論文

研究-文集與研討會論文列表

* 1991.05,〈多元價值和「對」的優先性〉,存在與價值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 1993.03,〈公民意識與社會正義〉,多元社會、公共意識與新聞報導倫理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1993.04,〈自由主義的公民教育〉,通識教育中的哲學課程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 1993.05,〈政治自由主義與道德生活〉,第一屆哲學與公共規範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 1993.10,〈羅爾斯正義理論中人的觀念之探討〉,《第三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149-172。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 1995.04,〈羅爾斯之政治自由主義與道德生活〉,錢永祥、戴華(編),《哲學與公共規範》,51-76。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4)。

* 1995.09,〈民主自由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倫理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

* 1995.10,〈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倫理失序與調適〉,變遷與調適:觀念與行為的省察研討會。北京:費希
平文教基金會、北京大學哲學系。

* 1995.10,〈多元主義與政治自由主義〉,第五屆美國文學思想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 1995.11,〈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錢永祥、戴華(編),《政治社群》,249-270。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8)。

* 1997.09,〈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南臺灣哲學研究。嘉義:中正大學。

* 1998.03,〈自由主義與文化權利〉,第六屆美國文學思想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 1998.03,〈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379-409。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42)。

* 1999.06,〈自由社會倫理體系中家庭的定位〉,《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387-410。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 1999.10,〈少數族群可否拒絕政府的教育?──自由社會公民教育的意義與限制〉,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 2000.10,〈校園倫理與學生自治〉,教育新風貌──高等教育面面觀研討會。臺北:聯合報、救國團。

* 2000.11,〈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9-14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 2001.09,〈社會責任、公共利益與專業倫理〉,社會責任、公共利益與專業倫理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臺北: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

* 2002.06,〈自由主義與我國的公民道德教育〉,《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 2003.10〈公共理性的功能和限制〉,「紀念羅爾斯」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社、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 2004.12〈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E社會的公共倫理、公民德行與公民養成研討會主題演講。臺北: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研究-期刊論文

研究-期刊論文列表

  •  
  • 1988.12,〈評估高提也 (David Gauthier) 對道德的證成之解決〉,《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6:339-347。
  • 1989.01,“R. M. Hare on Universalizability”,《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2: 431-447。
  • 1989.12,“Do Value Terms Have Two Kinds of Meaning?”《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7:477-488。
  • 1990.01,〈哈曼 (Gilbert Harman) 的道德相對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3:363-374。
  • 1992.01,〈多元價值和「對」的優先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5:35-52。
  • 1992.06,〈結果論及其批判〉,《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9:295-337。
  • 1992.09,〈自由主義與政治中立〉,《美國月刊》,7:74-83。
  • 1993.04,〈公民意識與社會正義〉,《哲學雜誌》,4:146-154。
  • 1993.06,〈自由主義的公民教育〉,《哲學雜誌》,5:108-131。
  • 1993.09,〈羅爾斯的自由主義與人的理想〉,《美國月刊》,8:114-124。
  • 1994,〈公民意識與社會正義──兼論傳播媒體的社會責任〉,《臺大新聞論壇》,1:1-11。
  • 1995.01,〈儒家的倫理思想和自由主義〉,《宗教哲學》,1:113-122。
  • 1995.12,〈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22:1071-1084。
  • 1996.11,〈當前政治倫理的重建──失序與調適〉,《哲學雜誌》,18:30-57。
  • 1997.04,〈西方社會困境與儒家家庭倫理〉,《宗教哲學》,10:1-10。
  • 1998.01,〈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1:249-270。
  • 2000.12,〈自由主義可否包容多元文化論?〉,《社教雙月刊》,100:20-27。
  • 2002.01,〈宗教少數團體可否拒絕政府的教育?〉,《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5:1-37。
  • 2004.03,〈公共理性的功能及其限制〉,《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8:47-77。
  • 2005.03,〈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國立臺灣大哲學論評》,29: 9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