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時論-從新聞人物看政壇消長

Ð   從新聞人物看政壇消長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11-12
最近最熱門的新聞事件,不外馬鶴凌的過世和陳哲男的弊案,這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可以為民主政治政黨輪替的邏輯做最佳的詮釋。
馬鶴凌先生偏統派的政治理念,一定有許多人不能苟同,但是從他過世之後媒體所批露的一些行誼,大概沒有人會否認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不論他個人的 作為,譬如年輕時親手燒燬租金帳冊,一筆勾消佃農債務;或者他對馬英九市長的庭訓:讀書行善,期待馬英九「要活在大家心裡,要活在歷史上」、承繼中國知識 分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傳統。這樣的人如果以目前社會功利現實的價值觀來看,差不多只能用「迂腐」或「頭殼壞」 來形容。
十多年來馬鶴凌先生一直受到心臟病的威脅,死亡的陰影一直伴隨著他,但是即使在今年四月接受電視台訪問時,他所流露的仍然是一份對國家的熱愛、經世濟 民的宏願、理想主義的浪漫情懷。看過這些報導的人,大概都會同意:馬老先生是一位國家利益高於黨派利益、更甚於私人名利的愛國主義者。這樣的人如果能夠從 事公職,一定是一位抑私以全公的理想「公」務員,可惜由於馬老先生性情耿介、能言敢言,雖然一輩子忠於國民黨,在國民黨內最重要的職務只是北知青的書記 長,甚至只發揮三個月的影響力就去職。
馬老先生在國民黨內抑鬱不得志,可以間接說明國民黨為何失去政權。由於國民黨長期執政,掌握豐厚的權力、名位和利益,是任何一位鑽營求進者攀附的對 象,這種爭名逐利的氛圍是長袖善舞、拍馬逢迎者的樂園,所以「歌功頌德」、「報喜不報憂」是當時國民黨會議最常出現的場景。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循私諂媚者位 居要津,真正熱愛國家社會者常淪為邊緣人,馬老先生縱有鴻鵠之志,在這樣的環境中「英雄無用武之地」似乎是必然的結果。長期執政的國民黨是一個劣幣趨逐良 幣的政黨,使得許多有志之士不是因為不屑與小人競爭而遠離政治,就是投身黨外運動。家大業大的國民黨被私利者盤據蠶食,兩千年終因「黑金」之名揮之不去而 遭人民遺棄。
馬家的家訓是「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執政後期的國民黨高官,有幾個人用這樣的人格理想要求自己、教育後代?馬老先生的不得志,顯示當時國民黨只用「乖乖牌」的用人哲學,後來的失去政權似乎有跡可尋。
和馬鶴凌相比,陳哲男先生的人格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曾經是教育界選出來的立委,卻當著全國人民面前,謊話一個接著一個;甫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就要求 屬下的公務員為他炒作股票,假公濟私的程度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俗話說:「人在公門好修行」,陳哲男位高權重,如果這樣的職位換成馬鶴凌的急公好義, 一定可以為人民謀取極大的福利。
陳哲男事件會預言民進黨的輪替嗎?它至少是一個警訊,警告民進黨要負起執政的責任。現階段民進黨處理黨內腐化的方式似乎有兩種:一種是推諉責任,檢討 別人而非自己,標準的說法是「國民黨以前也是這樣」;另一種是轉移焦點、混淆視聽。例如,政府官員堅定的表示要「執行法律責任」,對正在揭發政府弊案的 TVBS揚言撤照;但卻放著明顯違法的地下電台不管;明明外交做不好,卻怪罪連戰抱熊貓惹的禍。「缺乏自省」是民進黨目前最大的危機,這樣下去,民進黨會 越來越像「黑金」時代的國民黨,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陳哲男,最後應也會步上國民黨後塵,被政黨輪替的民主法則淘汰。
民進黨執政到現在,台灣社會最大的收穫應該是:人民終於體會到貪官污吏是不分黨派的,好人和壞人不但跨職業也跨「顏色」。如果是這樣,我們何必被政客 們「藍的不愛台灣、綠的才愛台灣」的簡單邏輯所玩弄?利用藍綠、省籍、族群作為選舉訴求,是政客們奪取選票最經濟的方法,但是卻也是製造社會仇恨和族群對 立最毒辣的手段,最後獲利的是政客,而受傷的是人民。
美國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曾經說過:「政客關心的是下一次選舉,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個世代」,如果我們關心下一代如何活下去,只要是政客,不論藍綠,都是我們共同唾棄 的對象。所以下一次投票時,我們要發揮真正當家作主的自主性,不問藍綠,只問誰能把公益置於私利之上,讓比較腐化的政黨喪失執政機會,這樣才是負責任的公 民,也才是為我們自己的下一代造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