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時論-「新民進黨運動」有什麼錯?

Ð   「新民進黨運動」有什麼錯?   Р
 
東森星期講義 2005-10-08

民進黨上週日原本預訂舉行全代會,以拉抬縣市長候選人的選情,召開前夕學運世代的羅文嘉和段宜康倡談「新民進黨運動」,批評全代會安排把縣市長提名人 當成四大天王演講「道具」,強調民進黨逐漸失去理想性,應該好好反省,找回民進黨核心價值。這個舉動遭民進黨內的砲轟,有人認為羅文嘉區分新、舊民進黨用 意是為了挽救選情,這是在設立一道「防火牆」,以免中央執政低迷拖累其縣長選舉;也有人呼籲羅文嘉乾脆以無黨籍身份參選;也有人回應民進黨核心價值是獨立 建國。即使黨內有些派系發動「支持反省」連署,最後還是被解讀成「派系內鬥」。
如果說羅文嘉砲打中央不是為了選舉,恐怕很少人會相信,因為民進黨失去理想性並不是現在才發生。相對於國民黨執政後期的黑金形象,民進黨在野時給人民 的印象是:清廉、改革、正義、有理想,尤其重視勞工、婦女、殘障、原住民等弱勢族群的進步價值,使民進黨成為許多人民的希望。但是自從二千年取得政權之 後,民進黨一再背離過去的承諾:執政後抄查報社、控告媒體、用威嚇手段干涉媒體報導、置入性行銷,這些都使在野時「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口號成為美麗的謊 言。勞工、農民、教師走上街頭,加上「二次金改」被認為目的是圖利財團,這證明執政的民進黨已經遺棄進步價值,快速向財團靠攏。雪山隧道舉行六次貫通典 禮,還為陳總統特別搭了一條具有爭議的馬屁橋;律師高考的馬屁作文和閱讀測驗的總統講詞;新竹空軍基地全體官兵停止休假練歌、練舞,只因為陳總統要來視 察,這流露民進黨高層的帝王心態。最近發生的股市?鷹案、桃園颱風來就缺水事件、高雄捷運外勞案和BOT弊案、高鐵案,在在證明民進黨不但執政無能,而且 還相當腐敗。
羅文嘉如果真有理想,早就應該跳出來批判,何必選在這個敏感時刻?事實上羅文嘉自從參選以來,完全以蘇貞昌的接班人自居,蘇貞昌也為他頻頻站台,身為 陳水扁的嫡系,刻意避開陳水扁、不提政黨、清楚切割中央和地方,顯然是擔憂中央執政的窘態會不利選情。所以羅文嘉選在這個時候提出「新民進黨運動」,實在 很難不被解讀成「為了選舉」。其實羅文嘉自己沒有經過民進黨的黨內初選,只靠著陳總統的「欽點」,就可以讓經營多年的李應元含恨退出台北縣長的選舉,羅文 嘉如果真有理想,對於民進黨這種圖利自己的「民主退步」的作法,應該公然表示抗議。
但是不論羅文嘉的動機如何,如果「新民進黨運動」真的可以當成他這次選舉的防火牆,難道不表示民進黨真的該徹底反省?即使基於「內鬥」,如果執政黨能 夠因此而被迫進行自我反省,最後受益的還是廣大的人民。更何況民進黨五年的執政成果,實在愧對人民,難道不應該反省嗎?所以「新民進黨運動」有什麼錯誤? 其實錯誤的不是這個運動,而是泛政治化的思維邏輯。
雖然人心的貪婪、名利的誘惑,使得實際政治很難理想化,但是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關係到全民的福祉,人民不得不期待它注入一點理想,否則人民的希望在 哪裡?我們可以理解政治人物「有時候」為了個人名利,可能會犧牲社會整體的福祉,但是我們不能接受政治人物「永遠」只為了個人的私利,而踐踏全民的公益。 因此即使羅文嘉的動機是為了私利、連署支持反省的人是基於內鬥,但是如果結果對人民整體有利,這個運動就有存在的價值。然而反對者以為,只要將運動提倡者 的動機定位為「政治的」,就可以?煞這個運動的價值,其實這種泛政治化的思考模式,混淆了「動機」和「結果」。
政治人物多少有點「政治考量」,但是並不是所有基於「政治考量」的,就可以用「天下烏鴉一般黑」一語帶過,否則我們無法區分「有點政治良心」和「完全 沒有政治良心」的政治人物。更何況即使動機不良,也可能造成好的結果,就像一個人為了得到賞金而救人,其動機不值得喝采,但是「救人」這個結果當然值得鼓 勵。所以只要促成執政黨反省,不論動機如何,都值得支持。「都是政治考慮」一句話,模糊了動機和結果的差別,剷平了台灣政治領域的是非對錯,培養了自稱政 客而不汗顏的無恥文化(反正大家都是政客),也造就了「沒有是非、只有立場」的論政準則。這樣的民主觀如果不演變成政治惡鬥,才是奇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