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消極行使總統職權」不是騙選票?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日前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統,將釋出行政權、兩岸政策,消極行使總統職權。雖然兩岸政策是總統的職權,但是總統要執行,還是需要行政院去做,所以自然需要合作,他會配合,讓社會安心。謝長廷論述的邏輯似乎很簡單:選民進黨籍的總統才能制衡國會的多數,但是為了避免重蹈陳水扁時期「朝小野大、政局不安」的覆轍,他願意釋出組閣權。這個邏輯看起來很合理,因為它好像符合「民主需要制衡」的原理;但是說穿了,就是「騙選票」。

  馬英九對中華民國憲法的解讀一直都是「雙首長制」,所以他在2001年立委選舉前就提出,如果國民黨立法院過半,阿扁應該交出組閣權。一直到這次立委選舉,馬英九的主張「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但是民進黨和謝長廷對馬英九「多數組閣」的回應,從來都是負面的。2001年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譏諷地表示,他會要求母校哈佛大學收回馬英九的法學博士學位,不然他就要把自己的學位交回去。當時高雄市長兼民進黨主席的謝長廷則說,組閣是總統的權力,要求交出組閣權就是政治勒索。
去年六月,馬英九又再度呼籲國會由多數組閣的雙首長制。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回應是:馬英九的說法根本是騙三歲小孩,民進黨不領情。而謝長廷在去年七月十五日也表示,國會多數黨組閣是行不通的,前行政院長唐飛就是最好的例子。謝長廷進一步解釋,如果馬英九擔任總統,請民進黨人當行政院長,兩邊的政見原本就有衝突,馬英九的政見如何叫民進黨的行政院長執行?民進黨的行政院長又如何推動馬英九的政見?這根本行不通。謝長廷還信誓旦旦表示,他當選總統後,國會一定要喬過半,但不可能和國民黨組執政聯盟。
「不可能和國民黨組執政聯盟」的話言猶在耳,現在卻說要「釋出組閣權」,這似乎擺明了騙選票。按照謝長廷去年的邏輯,如果他當選總統,也不可能要求國民黨的行政院長執行他的政見,所以多數組閣是行不通的;如果按照民進黨的邏輯,執政不佳都是因為「朝小野大」,現在「朝更小野更大」,謝長廷當總統不就是台灣更大的災難?因此如果謝長廷不是昨是今非,他應該呼籲民進黨立即退出總統大選,讓國民黨負完全責任;否則「社會安定」的說法,只是為了個人名位,「騙選票」的一個藉口。
至於「總統制衡立法院」說法則是曲解民主政治。民主的監督制衡,呈現在權力的分立,譬如美國的三權分立,我們是五權分立,「制衡」主要是指制度與制度之間。理論上立法院代表民意,必須代替人民監督行政院。如果行政和立法部門都被同一個政黨把持,坐地分贓、不顧人民的利益,民主國家還有兩個方式可以制裁這樣的政黨:(1)媒體:媒體就是在人民投票之後的平時,以民意的立場監督執政者,「媒體是第四權、公器」就是這個道理;(2)輪替:民主政治最大的優點是人民的錯誤可以在下一次投票時改正,如果立法院獨大以後的國民黨表現不佳,下次的投票自然就會失去現在的優勢。
民主國家最重要的依賴就是一個公平、合理制度,只要制度合理,選舉的結果不論如何,都是民主。競選就是要贏,要求國民黨不要贏那麼多,以避免「一黨獨大」,這是荒謬的。所以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一黨獨大」是問題,但不是大問題,因為政黨能不能持續獨大,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人民。
謝長廷如果想要勝選,應該提出和過去主張不會自相矛盾的理由,否則就是騙選票。政治人物不要低估人民的記憶力,人民不會那麼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