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刊「名人堂」刊載法藍瓷總裁陳立恆「欠缺哲學教育」一文,真知卓見,值得肯定。
金融海嘯重挫台灣,許多人認為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經濟,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經濟的重要性,但是台灣社會問題的根源,並不是物質匱乏,而是心靈匱乏。我們三、四年級出生的這一代,渡過穿麵粉袋做的衣服、打赤腳上學、吃地瓜充飢的貧窮歲月,也經歷過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的政治困境,但是當時的民心士氣高昂、生活艱難卻充滿希望。而現在即使經濟衰退,比起四十年前的物質條不知好多少倍,而人們卻覺得活不下去了,這是心靈和態度問題,而其核心則是哲學問題。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一個不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亞里斯多德也強調哲學關心的核心問題是:「人應該如何過活?」台灣社會功利主義價值觀瀰漫的深層原因,就是人沒有能力深刻思考生命的課題,只懂得爭名逐利,追求物欲享受和滿足,一言以蔽之,就是只懂得趨利避害。我常問台大學生:「你們和動物有什麼差別?如果你們每天想的都只和自己的利益相關,就是只會趨利避害,這和動物有何差別?動物也會趨利避害,只懂得趨利避害的人只是聰明的動物而已,稱不上人。」人是什麼?人會讓人感動,而讓人感動的行為一定出自關心別人而忘記自己,也就是說,感動是源於人具有道德意識。功利主義價值觀就是只有自己而沒有別人,這樣的價值觀當然無法創造出感人的社會。
哲學教育可以訓練深層、長遠的思考,我常告訴學生:「你們比我年輕不一定比我晚死」,清華大學葉姓同學只為了撿一個籃球,就斷送青春寳貴生命;下一個和你擦身而過的陌生人,可能會改變你一輩子的命運,被林曉培撞死的護士,一輩子和林曉培的惟一接觸的機緣,就是被林曉培撞死。參透了這一切,大多數人汲汲營營爭取功名利祿,會變得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人活著又為了什麼?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這類問題難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碰到的問題?
人文教育就是對於「人」的教育,但是現在的教育都是為了「就業」,所以大學儼然成為職業訓練所。即使我們的教育確實包含人文教育的內容,然而我們中學以前的文史哲教育,只有文史而沒有哲。哲學追求真理、培養批判性思考,早年國民黨的威權統治當然害怕哲學,所以哲學教育就用三民主義替代。威權政府擔心人民反抗,不但不敢教哲學,而且要監督哲學,「台大哲學系事件」就是這種時空背景下的產物。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是自由社會了,自由社會一切權威的最終來源是人民,如果人民只有激情而不會思考,把全體人民前途交給普遍不具有自主能力的人民,結果可能會是一場災難。
今年春節過後,基於「國策顧問」的身分,我曾經建議馬總統,中學應該教哲學。可惜馬總統和總統府的高官都沒有受過哲學教育,所以不能真正體會哲學的重要性,所以至今沒有下文。陳立恆總裁非哲學專業出身,卻挺身而出,替哲學請命,使我們可以免於「老王賣瓜」之譏,對社會長久發展,應該是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