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中研院院士批評立委和名嘴的問政及論政不理性、語言暴力充斥。這種批評聲音在我們的社會早就耳熟能詳、無日無之,其實這些飽學碩儒之士的說法並無新意,只是因為他們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所以發言可以成為報章頭條。民主政治並不是傳統中國的產物,所以成熟的民主政治文化需要經由長期的教化,諷刺的是,這些具有深厚人文素養、應該是民主教育領航者的院士們,他們為台灣的民主教育作了什麼樣的貢獻?坦白說,那些從來不在這塊土地付出心血,而只會對台灣的政治文化冷嘲熱諷的人,根本不值得尊敬。
台灣從解嚴到現在,真正實行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才滿二十年,以一個長期威權文化浸染的社會,能在短短二十年的民主進程中,完全沒有出現過重大的暴力事件,如果從西方自由主義發展的過程來看,台灣今天的民主成就可以稱為「民主奇蹟」。以西方社會公民容忍差異的標準苛責立委和名嘴的人,似乎沒有想過:西方的民主政治已經運作了兩百年,才有今天成熟的民主文化,而西方社會在自由、民主發展初期腥風血雨的宗教戰爭,比起台灣當前立委和名嘴所展現的暴力,其野蠻的差距何止倍徙?
在儒家文化長期薰陶下的台灣,從西方引進一套價值觀完全不同於原有文化思維的民主制度,當然在實踐上會產生扞格。事實上任何一套政治制度背後,隱含的是一套文化,台灣在先天上缺乏自由主義的文化,所以人民在普遍享有充分的個人自由之後,卻缺乏和不同想法的人和平共存的素養,所以政治領域出現不容忍的暴力傾向,其實是民主發展時期必然的現象。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中,認為真理只有一個,所以「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而和我想法不一樣的人,不是壞蛋就是腦筋不清楚,因此用暴力對付「邪說」以保全「真理」,當然就是一件理直氣壯的事。
西方從宗教戰爭的教訓中學到的是:除非採取武力,否則不可能統一思想。所以如果我們發現社會上有人想法和自己不同,應該有的態度是:心存感恩,因為我所生活的社會真的是一個自由社會。但是社會公民要能普遍擁有歡迎差異而不是敵對差異的態度,這需要長期的公民品格教育,然而台灣現在最欠缺的,就是合格的自由民主教育者,所以只能在每一次的錯誤經驗中學習成長。
台灣其實沒有多少學者認真研究自由主義,也沒有多少政治人物真正理解自由、民主的真義,而最令人遺憾的是:那些懂得這些道理的院士們,只會撰寫學術界才會看的論文,不願意投身這個社會最基層的民主教育,卻對這個社會人民低落的民主素養冷眼旁觀、冷嘲熱諷。
其實沒有這些象牙塔的宿儒,台灣的民主政治也在一步一腳印中漸漸成長,如果仔細觀察這些年來的變化,立委打架的次數少了,言論激烈的名嘴少於理性論政者,理性討論的空間加大了。當然根本的問題還是要從基礎的公民品格教養入手,但是這一切都不是一蹴可幾的,因為羅馬也不是一天造成的。我奉勸真正關心台灣前途的院士們,彎下腰來留在這裡和我們一起打拼,不要只會在冷氣房裡說風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