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報紙出現兩則新聞:一則是我國高爾夫選手曾雅妮奪得今年第五座冠軍獎杯;另一則是十七歲黃姓少年為了十萬元賭債而殺人棄屍,根據報紙報導,黃姓少年的父親是科技公司的董事長,所以他從小是含著金湯匙長大。這兩個故事的主角都是年方少艾,一個前程似錦,活在多少人的關注、鼓勵、祝福聲中;另一個則注定在鐵窗中耗盡青春歲月。同樣是充滿希望的年紀,生命方向的差距有如雲泥。如果可以自由選擇,應該沒有人會選擇黃姓少年這樣的一生,但是什麼因素造成這樣的悲劇?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100上課程-倫理學與價值哲學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倫理學與價值哲學」課程大綱
講座:林火旺教授
研究室時間:每週二14:20-15:10、星期四9:10-10:00或另約。
研究室及聯絡電話:哲學系館206室,33663408
100上課程-倫理學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倫理學」課程大綱
講座:林火旺教授
研究室時間:每星期二14:20-15:10、星期四9:10-10:00或另約。
研究室及聯絡電話:水源校區哲學系館四樓,33663408
教學助理: 陳煥民 d99124007@ntu.edu.tw
100上課程-道德推理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道德推理」課程大綱
授課教師:林火旺 教授
研究室時間:週二14:20-15:10、週四9:10-10:00
研究室:水源校區哲學系館四樓
聯絡電話:3366-3408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時論 - 圓夢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在南澳山區墜崖身亡,熱愛登山的他,因為迷上日據時代少女沙韻的故事,一直在尋找沙韻回家的路,甚至將這個過程寫成一本書,最後卻為了這個夢想而付出生命的代價。從媒體批露,林克孝平常的為人處世受到熟識者的普遍敬重,一個受人肯定、愛家、愛社會的人,英年早逝,不只是親朋好友的損失,也是社會的損失。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時論 - 成為台灣人是偶然,成為人卻是必然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最近的電視廣告中,強調自己是台灣人,這個動作引起各界討論,每到選舉這樣的話題就會出現,不但無聊,也顯示幾分的無知。
美國總統選舉時,沒有一個候選人需要強調自己是美國人,如果按照蔡英文的邏輯,她不只要告訴選民她是台灣人,而且也要告訴選民她是女人、她有兩個眼睛、兩條腿,甚至她是爸媽生的,而不是從石頭蹦出來的。但是她為何特別說自己是台灣人呢?答案當然是選票,她提醒某些思考簡單的選民,暗示另外那個候選不是台灣人,可惜的是馬英九總統也隨她的邏輯起舞,在臉書上大作文章,告訴人民他也是台灣人。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時論 - 《天下》為公了沒?
六月二十九日晚上參加《天下雜誌》創刊三十週年紀念音樂會,心中既感動又感慨。感動的是,殷允芃女士對這塊土地的愛。殷女士在中美斷交那年,思索自己如何愛這個國家,毅然離開《紐約時報》的記者工作,創辦《天下雜誌》,三十年來深入台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報導令人充滿希望的一個個生命故事。尤其當台灣面臨困厄時,《天下》呈現的是:許多小人物堅苦卓絕、屢仆屢起的堅忍,它讓處於悲觀情勢時的台灣人,看到台灣的生命力以及進步的活水源頭;它永遠從正面思考分析台灣的未來,這不止激勵民心,也讓失望的人看到希望。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時論 - 選一條值得走的路
前幾天參加電視節目「爸媽冏很大」的錄影,題目是探討學生為了賺錢,從事危險性或不倫的打工問題。其中一位年僅20歲,卻已經在酒店擔任公關數年的女生,引發最多的討論。這位女生的母親也到現場,對於女兒所從事的工作充滿憂心,言談中深切希望女兒能夠聽她的勸導,不要再從事這樣的工作,她擔心女兒每天爛醉如泥,傷害身體;更擔心女兒在酒店遭酒客上下其手。從這位母親的幾次談話,可以深刻感受到她對女兒的關懷和不捨。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時論 - 做一個像人的人
全國基測、北北基聯測剛結束,接著不到兩個月大學聯考就要上場,每年不論高中或大學的入學考試,絕對是考生家庭中最重要的事,似乎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把「考上好學校」當成「成功」的代名詞,這個想法其實也是許多人活得並不幸福的原因。
前兩天台大應屆畢業班的同學來找我,希望我為即將畢業的同學寫幾句祝福的話,我寫給他們的內容大致是這樣:「不要只做一個令人羨慕的人,而是要做一個令人尊敬的人;令人尊敬的人會把人當成人,而不是把人當成物」。主辦這項活動的那位同學當場就問我:「什麼叫做把人當成物?」我回答他說:「就是不能把人當成只是自己獲利的一個工具」,他接著又問:「人和人之間不是經常必須互相利用嗎?」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時論 - 司法如何獨立?政治人物閉嘴
吳淑珍被拒絕收監事件,再度引發政治人物的口水戰。綠軍大致的觀點是尊重醫師的專業判斷,希望政治不要介入,也就是說他們認定這樣的結果是沒有政治介入,柯建銘甚至表示,如果這是綠營政治干涉司法,馬英九也變成他的人。而國民黨的立委邱毅則斬釘截鐵地認為,劇本早就寫好了,根本是套招。
司法獨立與否是檢驗一個民主國家成熟度最重要的指標,如果從民主鞏固的角度來看,邱毅的劇本說,受傷的是反而是國民黨,因為他明示執政黨仍然縱容政治干涉司法。然而綠營的說法表示他們承認司法獨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過去太多次經驗告訴我們,司法結果對他們有利,他們的說詞是:尊重司法;如果結果不利,他們的結論是:法院是國民黨開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