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最矚目的焦點,無疑是李宗瑞。從媒體揭露李宗瑞的荒淫、以及他投案後的連篇謊言、做錯事卻沒有勇氣承擔,這個人品格之低劣不必多費筆墨形容,然而這個事件背後所顯示的社會價值觀,卻值得我們深思。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時論 - 十二年國教的癥結﹣教育價值市場化
十二年國教實施在即,政府信誓旦旦,但各方疑慮未除。理論上十二年國教當然是一個好的政策,如果用美國哲學家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十二年國教可以讓那些出生家庭貧困的孩子,因為廉價的學費而得到受教育的機會,這意味著每一個人不會因為家庭背景這項偶然因素,而喪失自我能力的充分培養。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的能力都能夠充足適度的得到發展,等於達到“人盡其才”的理想,絕對是有利社會的事。
時論 - 對道德教育冷漠,是淡定還是無知?
林益世事件發生後,我曾在報紙撰文,強調品德教育才是防治貪腐的治本之道,讀者的反應極為冷淡;隨後該文經大陸的<南方周末報>稍加修改後轉載,卻引發大陸讀者強烈的批判,他們不是指責我無知,就是說我是貪腐集團的打手,他們認為制度才是最重要的,而談道德教育正是迎合掌權者的脾胃,因為掌權者天天都在喊品德教育,而實際上卻是說一套做一套。
時論 - 道德教育的迷思
馬英九總統因為林益世事件召開廉政座談會,反而引來一陣撻伐,王健壯先生更直斥把政務官當小學生。所有人(包括林益世)都知道貪污是不道德而且違法的,所以開座談會肅貪似乎是援木求魚,但是批評馬總統的人提出來的策略有比較高明嗎?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時論 - 我們要過苦日子了嗎?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預言:未來的全球經濟狀況不佳,所以全球的人都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這個預言其實只對了一半,對的是:經濟衰退對那些功利取向價值觀的人,確實是苦日子;但是這個說法最大的錯誤就是:把人類的生活簡化為只是經濟生活,把人的幸福或痛苦等同於經濟水準的高低。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時論 - 媒體公器私用不是愛台灣
蔡衍明先生在旺中併購中嘉案的公聽會上,一再強調自己愛台灣,這點我一點也不懷疑。然而就像很多父母愛子女一樣,愛的方式如果錯誤,愛之適足以害之,所以只有愛台灣的心還不夠,蔡先生更需要知道如何愛台灣,而從蔡先生經營媒體的作為可以證明:他不適合以投資媒體的方式愛台灣。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時論 - 文林苑爭議是憲政民主的關鍵性問題
王家祖宅遭台北市政府強力拆除,台北市長郝龍斌的理由是:他只是依法行事,而且《都市更新條例》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所以不能為了5﹪而犧牲95﹪的人的利益。以我們目前社會大眾對民主政治的認知程度,這個說法對許多人是具有說服力的,但是如果理解當代的民主政治並不只是民主,而是憲政民主或自由主義式民主,這個說法就很難立足。
時論 - 你是台灣人嗎
最近全台櫻花盛開,只要是賞櫻景點,民眾趨之若鶩。但是許多賞櫻民眾愛美只是表面,他們似乎缺少美感的心靈,因為許多賞櫻地點,幾乎都出現垃圾為患的窘境。
根據媒體報導,二月底台中大坑山區的賞櫻秘境曝光後,每天吸引上千民眾上山賞櫻,但是由於部分民眾缺乏公德心,沿路休息時,把垃圾隨手往山坡丟棄,塑膠帶、飲料瓶、衛生紙、果皮和美景交織成一幅荒謬的圖案。這使得園區外的地主每天都有清理不完的垃圾,抱怨連連。後來雖然有人發起百人淨山活動,然而這件事已經家醜外揚,鳳凰電視台把這則新聞在全中國播送。
根據媒體報導,二月底台中大坑山區的賞櫻秘境曝光後,每天吸引上千民眾上山賞櫻,但是由於部分民眾缺乏公德心,沿路休息時,把垃圾隨手往山坡丟棄,塑膠帶、飲料瓶、衛生紙、果皮和美景交織成一幅荒謬的圖案。這使得園區外的地主每天都有清理不完的垃圾,抱怨連連。後來雖然有人發起百人淨山活動,然而這件事已經家醜外揚,鳳凰電視台把這則新聞在全中國播送。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100下課程 - 自由主義
100學年度第二學期「自由主義」課程大綱
授課教師:林火旺 教授
研究室時間:週二14:20-15:10、週四9:10-10:00
研究室:水源校區哲學系館四樓
聯絡電話:3366-3408
E-mail:hwlin@ntu.edu.tw
「自由主義」CEIBA課程網頁:https://ceiba.ntu.edu.tw/1002_liberalism
教學助理、E-mail、研究室時間與地點:
陳煥民 d99124007@ntu.edu.tw
週四14:00-16:00 水源校區哲學系館一樓研究生室(二)
黃薏文 d99124003@ntu.edu.tw 週二13:00-15:00 水源校區哲學系館一樓研究生室(二)
訂閱:
文章 (Atom)